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历史将记住南京

来源:皖江晚报 2018-06-07 11:25   https://www.yybnet.net/

鲁泽涵红星中学高二(3)班指导老师:桂芳

民国匆匆几十年,生得灿烂,活得辉煌,去得凄凉。但这并不妨碍它为绚烂的中国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京作为民国首都,城中民国遗迹不可谓不多,从总统府到名人故居,从美龄宫到交通部旧址,南京的街头仍遗留着些许民国习惯。城市中,民国的气息、民国的记忆,提醒着人们这个曾经辉煌、苦难、五味杂陈的年华。即使住在南京的卫城,住在皖南大地,仍能感受到从这民国旧都飘来的历史沧桑的气息。

南京是一个辉煌的城市。从总统府到新街口,从1912到1949,时间顺着太阳升落的方向走过了三十七年,历史在无数风流人物的托举下走过了一个纪元。

那天,天气如百年前一样晴朗,在总统府影壁前,历史在我眼前飞速变换着,从太平天国皇宫到两江总督府,再到临时大总统办公楼,最后停留在子超楼前。时间的积淀,每分每丝都刻在了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里。我流连在前厅里;我漫步在花园中;我站立在石舫上;我休息在花廊中。仿佛从四季中走来,记忆从年华中掠过,总统府记载的民国的所有繁华,总统府沟通的自明洪武以来的两江记忆。

站在阶前,我仿佛能嗅到民国枭雄们在这里留下的气息,盘旋往复,久而不散,这应当就是总统府的灵魂所在了吧。曾经,震动天下的大事,透过一张张照片,在我面前展开,当年英气勃发的青年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建起了这总统府的框,塑起了这民国的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曾经惊醒亿万国人的口号,虽然随这青天白日五色旗的降下,消逝在神州大地上,但在这里,我们仍能从宣言的文件上听到百年之前铿锵有力的声音……

向西一直走,走过南京的繁华,我看到了南京触目惊心的伤疤。

母亲抱着孩子艰难地行走,儿子拖着母亲的遗体背井离乡,亲人们躯壳都还在一起,可他们有的已升入天国,有的还在人间挣扎……上万人的遗体被草草掩埋在小小的乱石岗上,层层叠加的骸骨,让他们死后仍无法入眠,昏暗的灯光下,仿佛有无数人在奋力地怒吼,残留旳遗迹上,亲人们的哀嚎仍在回荡。七十年前的惨案,是我们这个在近代百年中苦难深重的民族刻骨铭心的伤痛!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泱泱华夏,纵然有五千年的辉煌,可在那个时候,连首都的子民都无法保护!我们赞叹民国的创新,我们回味民国的文化遗存,我们何尝又不为民国时我们的同胞遭受的苦难痛心疾首。从九·一八到卢沟桥,从北京到上海,从淞沪战场到湖南战场,千万里的国土上沉眠着牺牲的千万军民。抗争无处不在!十四年的征程,八百万将士的牺牲,四万万同胞的支撑,九百六十万国土的坚持,换来了芷江的一纸降书。

历史逝去,灵魂永存,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行,感受着前人的足迹,体会着记忆的温度,当沐浴在今日和平的阳光下时,你可曾想到,感谢那个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感激那些一腔热血的青年志士,感恩那个从降生就备受磨难但不曾屈服的民国。

南京,谢谢你,承载着苦难一路走来。谢谢你,用伤疤托起了这样的一个盛世年华!

老师点评:

,这不仅是游记,也不仅是次心灵的历练,而是在历史面前一个中学生深沉的感触,笔墨之间以自己独有的厚重感恩着时代,感恩着历史,感恩着岁月。

行文立足于游踪,止步于情感,游走于哲思,让人与之同悲喜,同感受。青春的路上,有此,欣然!

新闻推荐

急救专家:毒蛇咬伤后注意“一辨二结三冲洗”

新华社武汉电(记者王自宸)近来随着气温升高,蛇咬人事件频频发生。急救专家提醒,野外遭遇蛇类咬伤,应积极自救,做到“一辨二...

相关新闻:
部分外逃人员信息2016-12-16 10:17
猜你喜欢:
评论:(历史将记住南京)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