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体温

来源:广安日报 2018-06-03 01:10   https://www.yybnet.net/

□杜薪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光影、声音、动画,甚至是气味都能保存,但温度最是难以留与后世感知,可延续而不可穿越。在我的感知中,诗歌是中华民族的体温。从先秦到当代,不管以什么模样出现,中国诗歌的气运像生命的气息一样,是没有间断过的。《诗经》是诗歌,楚辞是诗歌,汉乐府是诗歌,唐诗是诗歌,宋词元曲也是诗歌,明清小说家也多半是诗词大家。“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曹雪芹的诗歌作品读来一把辛酸泪,十分让人动容。如果文学的大家族要推选一个族长,那一定是诗歌。

参加工作之后,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我读得最多的是诗歌。因为业余时间比较拮据,诗歌的体量,很符合我的阅读条件。我尤其青睐短诗,有的几句、十来句,一分钟就读完了,但回味无穷。在上下班的路上也可以从脑海中导出一两句诗来咀嚼一番,像是把百花的味放在舌尖,浪漫浸进了心里,真是有趣味。

诗歌除了趣味,滋养心灵的功能是它的“标配”。可以说,诗歌是贴近心灵的文字。它的产生最初就是符合人们心灵需求的,简单的理解诗歌就是我们祖先最早有记录的心声。例如《诗经》中的《摽有梅》有这样的句子:“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就是婚龄女孩子很本真的心声。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声,诗歌成了我们的祖先精神追求的产物,是人区别于动物最高大的丰碑。诗歌,从劳动号子开始,甚至更早一些,人们就觉得这几个字放在一起,好像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几个字连着一起似乎更顺口,这是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是对美的体悟和掌握。也许作者本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创作,但历史结论这本质上是人类“自觉”的表现。一个农夫在田里劳作时编个顺口溜,流传开了有可能就是一首民歌。人类以诗为伴,在追求文明的路上走得更加稳健了。

诗歌是林语堂心中的宗教,他认为也是中国人的宗教。的确,中国人对诗歌的态度是认真的。古代占卜,在神圣的法器上镌刻着诗句;今天求签,签文还是诗句。诗歌如同血脉一样长在我们民族的灵与肉中,跳动着输送营养,产生温度,把美好的基因种进了中华民族的身体。

新闻推荐

25个“新部门”亮相 机构改革向纵深推进

5月的最后一天,整合了人社部、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等部门相关职责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揭牌亮相。至此,深化党和国家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体温)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