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霖先生是上世纪90年代初走出国门的中国艺术家之一。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研究班后,他前往西方油画的源头去寻访、学习、考察。生活由东方跨越到西方,从中国到欧洲再到了美国。
旅居欧美二十多年,他的认知不断颠覆,对艺术的感悟渐深。如今,除了是著名写实主义艺术家外,他也是一位美学观察家,30多年的职业艺术生涯使他对当代生活美学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他看来,审美问题是人文素养根源上的问题,它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朋友圈的形象与品格的建立。艺术教育除了启迪灵感和训练表达能力之外,还需具备完整的思想和优秀的眼睛。因此,他呼吁,青少年的艺术学习,技法先放一边,创意和审美先行。
赵开霖,上世纪60年代生人,美国油画家协会大师级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受访者供图
而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持续推进。在2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中就提到了今年教育部门对于推进高校美育综合改革、落实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完善美育改革发展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也包括了加强学校美育评价、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进一步完善艺术素质测评指标和相关配套政策等内容。
“艺术可以使社会的美感升腾,反之,则会下降。艺术教育是社会给予大众最好的一种精神储备。”18 日,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赵开霖说:“让孩子学一点艺术,像是让在他的生命里多了一份雨露。这种沁润培养人内心的感悟力,让人变得丰富,让人心怀美感地生活。同时,艺术也给予人一个渠道去抒发自己的内心。人生难熬的时候,艺术会起作用。”
他表示,懂得对深刻细节和情感的咀嚼的人才会增加对艺术的敏感。“每个人积累的审美经验,看似是不经意的,其实是一粒一粒美的种子,最终都会在生命里慢慢发芽。”
赵开霖说,艺术也是建立中国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受访者供图
【对话】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久居海外的艺术家,是如何关注到国内艺术审美教育的?
赵开霖:我1991年到欧洲去工作、生活。2002 年,举家迁往美国。邻居告诉我,他们家每周都雷打不动地去博物馆,这种对艺术自觉的接受与喜爱,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习惯。这些年我在中国、欧美生活与创作的起承转合,从我的角度观察欧美社会、家庭以及他们孩子的成长经历,我认为是离不开艺术审美教育。甚至,艺术审美教育的水平与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密切关联。在全球范围内越发达的社会,对审美的要求更明晰、准确。时间久了,我找到了一个答案——艺术可以使得每一个国家、民族的美感升腾,反之则会下降。
在社会中,有审美素养的人面对人与事物会表现得特别乐观和自信,审美能力会渗透在生活各个角落。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标准,对待生活、情感,但有过良好的艺术影响与深刻体验的人总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美的传达与品质的提升。
目前,国内的整体教育还是更倾向于基础的文理学科,艺术教育还没有被纳入到一个正常的轨道。很显然审美属于精神领域,艺术教育在整体社会的得以推广必须是在物质相对充裕的基础上建立的,今天中国的很多地区经济都在高速发展,部分大城市承载着上千万的人口,大家更多的是围绕现实的生活在忙碌,而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大家会慢下来,逐步对审美和精神感知方面有所追求。在这个阶段,有更多人也会有意识地推进大众的艺术审美传播教育,那么 20 年以后,这个社会整体的审美能力以及视野是完全不同的。
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艺术和美育的力量?
赵开霖:艺术提供给人类最有意义之处就是使人有崇高的美感。人对于美有天然的亲近感,艺术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一个教养良好的人,与之接触,能体会到一种美感的温度,甚至很远就会散发出来并留下很深的记忆。
艺术的思维是个挺抽象的概念,是纯精神、纯情感的。让孩子学一点艺术,并不是盲目期待他将来要成为职业艺术家(那是很偶然的),而是希望在他的生命里多了一份雨露,升华思想,让生命变得了不起。这种沁润培养人内心的感悟力,让人变得丰富,让生活有美感地存在。
同时,艺术给予人们一个渠道去抒发自己的内心。我们的人生会有很多不满意之处,大部分是因为精神和情感的缺失,内心焦虑,而人生难熬的时候,艺术会起作用。生活中,艺术往往通过你的眼睛、耳朵等通道收纳进来,再从手、口、肢体、内心传导出去,不经意间,它会慢慢在你生活里体现出来。
另外,在今天这个社会,即使拥有巨额财富,美的观念却无法在心里发芽。金钱,和美感与品质修养往往并不是同时出现的。
同样一笔钱,懂得审美的人去消费很自信潇洒,会用得特别值;可对审美缺乏的人表现的却会局促紧张,原因是没有自我的美感标准,出现选择的盲目性,甚至买回去的东西放在那儿,很多都没有穿过用过。教育最终培养一个人的思想,也建立一个人格,形成一种立场和态度。能不能把内心腾出一点空间来存放一些跟美与艺术有关的东西,其实很重要。在艺术教育领域,除了基因先天的优势与传承,每个家庭如果能有意识地在父母的言谈举止中影响孩子对艺术的热爱,种下一些美的种子,这将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无法被掠走的财富。
澎湃新闻:对于提高一个人的审美水平,你有什么建议?
赵开霖:人们对艺术不同的看法包含着每个人对美的不同经验。这样的体验首先需要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比如开放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多一些公共或私人的艺术空间等与艺术相关的活动与场所。在欧美的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很多美术馆,孩子们可以走进去,拿着纸笔坐在地上临摹,而大师的画近在眼前,老师在旁边的指导恰如其分。当他们从小就培养了习惯学到了系统的艺术知识,将来去任何艺术场馆,就有了欣赏艺术的经验和眼睛。
第二方面的力量来自于社会人群,比如周遭的同学、朋友、同事对艺术的感悟、对美的喜爱,彼此的影响也会非常直接,而且会逐步扩大化。这种来自公共的、人与人之间浓烈的艺术氛围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来了,当然这方面的进步他们已经积淀了很多年。
第三是家庭的帮助。如果一个家庭中把提升美感当成一个日常的话题,很自然地带着孩子走入艺术环境中熏陶。美好的体验会使人养成一种习惯,最后沉淀到内心形成一种持久的情感。
我曾认识一对美国的老夫妻,经常给我写信谈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每一次的分享与感动都不同。为什么他们会对艺术有这么大的呼应?后来我慢慢的从他们身上找出一个答案,他们懂得对美的事物的深刻细节和情感进行咀嚼。当这几者之间形成合力,就会形成一个立体的生命感知,给生命一个自如徜徉的环境。
澎湃新闻:从家庭的角度,现在已经有不少家长有意识把孩子送到舞蹈班、绘画班、音乐班等各类艺术机构学习,但亲子之间在艺术方面的交流并不多。你认为,家长们把孩子送到机构后就足够了吗?应该如何进一步引导?
赵开霖:家庭对孩子艺术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家长来说,首先要厘清送孩子去接触艺术的初衷。比如你送女儿去学舞蹈,是希望孩子培养情操、培养自信,敢于表达自己。艺术其实对塑造孩子完善人格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当孩子们开始走进艺术环境的时候,家长能否有意识地、不盲目地、冷静地做一些正向的指引。假如家长自身对艺术有了解,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特性,当他亲手牵着孩子走进属于每个孩子各自的艺术训练环境中,意义就变大了。
在欧美很多家庭里,艺术培育的方式兼顾经典传统和开放性的当代艺术。全家一起去听音乐会或是看画展,孩子在参与的同时也得到了教育,在各种场合的礼仪方面逐渐建立了自我的修养。孩子的审美教育,我觉得宜早不宜迟,可是我们社会之前对成年人的美育训练太缺乏了,我鼓励家长可以伴随孩子一起去学习艺术,一起去成长,把他们吸收的艺术与审美的经验和内容再反哺给孩子。
澎湃新闻:当下国内的艺术教育,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赵开霖:我感觉现在带着孩子去学习艺术的家长们可能有一些盲目,有过多的目的性。艺术教育应该就跟我们吃饭一样。美国社会、家庭对体操运动特别热爱,以至于奥运成绩都很突出,很多美国家长把女儿从小送去体操房训练,他们告诉我,从小开始接触体操的身体表现的美感,能让孩子充满自信、有美感地生活一生。即使这些孩子以后的工作是科学研究,他曾经对舞蹈、对体操的这种热爱也会融入他的工作、生活或是爱情中。
还有就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市场也会随之出现趋之若鹜的现象,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但不是所有雨后的笋都是好的。鱼龙混杂下,家长要花心思分清楚,遇到浑水摸鱼的,不仅孩子受委屈,家长也会被误导。所以家长学一点、懂一点,意义该有多重要。
澎湃新闻:谈到国内美术教育的现状,近些年国内出现的年轻画家人数似乎比上两代少了,在你看来是什么原因?
赵开霖:我认为是时代的问题。过去几十年,我们前辈的画家在社会人群中的比例是非常少的。而最近 30 年,很多艺术院校新设置的专业大概比以前多了至少1/3,游戏设计、动漫设计、园林设计、服装设计。另外,现在的艺术风格、表达方式比以前多了太多,但太多不见得都是精彩的,没有节制会出现泛滥。如何恰当地把握火候,这是一个社会审美需求和提升的引导和对管理水准的考验。当然这些都是时代的不可阻挡的改变。因此我们对待艺术和美的功能的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实用功能越多,纯粹而真诚的美感会受影响。
我想,物质繁荣与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学会去繁存简,我们需要学会筛选,需要学会控制欲望。
澎湃新闻:我们正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未来面对强大的人工智能,不少学界的专家认为人类文明中只有人文和艺术才是难以被机器替代的核心能力。对这样的观点你怎么看?
赵开霖:当然,在未来 ,人的思想、审美、创造力才是竞争的根本。互联网与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有美感加创造力将成为时代的主体。肯定地说,缺乏艺术创作与人性美感的高科技是孤立的。我相信艺术会让科技插上美丽的翅膀。
新闻推荐
第八届西藏唐卡艺术博览会20日到22日在拉萨举行。博览会期间,120名等级唐卡画师要接受年度作品考核。今年博览会引入了“升降级”机制,作品不合格的等级唐卡画师将面临“降级”等程度不一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