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宇劼、张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
在历经了长达20个月的编制后,4月21日,《雄安新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标志着雄安新区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2017年以来,全国新一轮总体规划拉开帷幕,北京、上海2035总体规划先后获得中央批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也陆续展开总规修编工作,规划期限均与“十九大”提出的第一阶段发展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衔接。本轮规划编制包含了许多思想创新和探索,以及“十九大”确定发展目标在城市的落实。
规划指标体系是中国各级各类规划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指标体系是落实目标、战略和任务,指导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又是规划评估、实施监督及动态维护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对雄安新区和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2035年规划指标做全面的对比。
雄安新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雄安新区规划提出的发展定位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规划提出四个分项定位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围绕发展定位,规划设置了创新智能、绿色生态、幸福宜居三大类38项指标,指标体系较为简洁,特别是传统规划的经济指标一个都没有安排,也体现了新区探索新型发展模式,规划战略留白,使城市发展富有弹性的总体规划理念。
从人口规模上看,通过雄安新区用地规模测算的远期人口在300-500万人,属于“I型大城市”。而2035年四大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分别为,北京2300万,上海2500万,广州为2000万,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设施配置,深圳尚未公布,但预计和广州规模类似。四大城市均为“超大型城市”,与雄安新区差异较大,在总量指标上没有可比性,更多看单位指标和强度指标。
1、创新智能
在创新领域,雄安新区较为突出的是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6.0,与北京保持一致,超过了上海、深圳和广州。
基础研发经费占比是个比较新的指标,18%的指标值也与北京保持一致,但是其他三个城市均未提出本项指标,反应了雄安新区在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上,将会更注重于源头创新。
此外,雄安新区是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因此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大数据管理贡献率、数字经济占比等指标,与传统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后发优势。城市高速宽带标准千兆入户、万兆入企等指标在全球的城市中也是领先的。
2、绿色生态
雄安新区在生态领域的指标相当突出,在38个指标中占了17个,特别是蓝绿空间占比大于70%,意味着新区的开发强度将不会超过30%,这也是近年来,规划界关于“划定城市开发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理念的落实。目前,上海和深圳的开发强度已经在50%左右,北京、广州因市域面积较大,开发强度相对较低。但北京若以平原地区计,开发强度已达到46%。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园拥有程度的重要指标,雄安新区规划人均城市公园面积大于20平米,超过四大一线城市现状和2035年规划目标。2016年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北京13.5平方米,上海为7.6平方米,深圳为12平方米,广州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最高,达到16.5平方米。
此外,新区规划让居民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森林覆盖率达40%,起步区规划绿化覆盖率达到50%等等指标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幸福宜居
人口密度是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区人口密度设置小于1万人/平方公里,是较为合适的安排。目前北京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9万人/平方公里,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也在2万人以上,虹口、黄埔、静安三个区人口密度更是超过3万人/平方公里,深圳福田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2.5万人,广州越秀区常住人口密度也达到3.37万人。
在各城市新一轮规划中,基本都纳入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的理念,特别是深圳提出了“全民友好型城市”的全新概念,包括儿童友好,打造5分钟安全成长圈;老人友好,打造10分钟宜居健康圈;人才友好,打造15分钟活力社交圈;国际友好,打造国际化社交生活圈。
城市安全也成为新一轮规划的重要关注点,雄安新区规划提出“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3平方米,一线城市也基本按照大于2平米来安排。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2017年10月,北京正式发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了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2035年的发展总目标是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围绕这个发展目标,规划设立了五个分项目标:
—成为拥有优质政务保障能力和国际交往环境的大国首都。
—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
—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成为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和谐宜居城市。
—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
同时,规划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构建了五大类42项发展指标。
1、坚持创新发展,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坚持协调发展,在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3、坚持绿色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4、坚持共享发展,在增进人民福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5、坚持共享发展,在增进人民福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
2018年1月,上海正式发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的城市性质和目标愿景是: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在此目标下构建了三个分目标和相应的四大类30项发展指标体系
1、创新之城
充分发挥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的作用,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人文之城
建设更具人文底蕴和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成为城市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健康、人文城市。
3、生态之城
构筑城市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城市的适应能力和韧性,成为引领国际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深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
2017年10月31日深圳市政府宣布,深圳正全力开展《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编制试点工作。根据深圳市委六次全会的报道,2035年深圳总体规划定位是: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规划将提出四大目标、15项子目标构成的发展指标体系,包括:
—链接世界的新兴全球城市,对接国家责任,共13项指标
—蓬勃包容的国际创新城市,凸显深圳优势,共7项指标
—繁荣公正的活力共享城市,加强城市建设,共19项指标
—宜居协调的绿色家园城市,延续城市特色,共18项指标
由于深圳新版规划尚未公布,相应的指标体系还不得而知。但是2018年2月,深圳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示范主题是为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圳模式”和“深圳经验”。根据《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的指标体系,可为了解新版规划指标提供参考。
1、创新驱动2、社会发展
3、城市发展
4、生态文明
广州【美丽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
2018年2月,广州公布《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
规划提出广州的目标愿景为:美丽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城市性质为:广东省省会,国家主要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商贸中心、交往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逐步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规划草案并未公布详细的发展指标表,仅在文中提及少量2035年的发展指标,例如:
—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全市河湖水面率达到10.2%。
—建成2000公里左右城市轨道网络。
—千人床位数达到8张,实现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
—每5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建成100个博物馆。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90%。
—建设26个中心应急避护场所,人均应急避护面积达到1.75平方米以上;全面具备抗御不低于6级近场地震的综合能力。
—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但是在2018年1月,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网站发布的《广州新一轮总规指标体系构建思考》一文中,提出广州新一轮规划将从五个维度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指标体系”,是一个有80项指标的庞大体系,特别是生活质量指标占了50%以上。五个维度分别是:
经济动力—国际商贸中心,5项指标
交通枢纽—国际综合性交通枢纽,7项指标
创新创意—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13项指标
国际声望—国际交往中心,11项指标
生活质量—美丽宜居花城,44项指标
新闻推荐
4月22日,观众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参观京东展位。当日,在福州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向公众开放,吸引众多观众前来了解、体验最新数字科技。该展览会设有数字福建、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