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苏葆桢《花鸟画》鉴赏

来源:广安日报 2018-04-14 01:37   https://www.yybnet.net/

苏葆桢《花鸟画》。

□刘敏 文/图

苏葆桢,生于1916年5月,卒于1990年6月,享年74岁,江苏省宿迁市埠子镇苏圩村人,著名国画家,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国画院原副院长。其父系清末秀才,开办私塾教书,喜书画。苏葆桢自幼受其父熏陶,以善画闻名于乡里。193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1939年考入设于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艺术系。苏葆桢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举办个人画展,亦有作品参加国际画展,作品流传亚、非、欧、美等国家。

市内文博机构旧藏中,有一件苏葆桢先生于民国34年所绘的花乌画卷。纸本,立轴,设色,纵

82厘米、横46厘米。画面内容简洁,在繁叶茂密的左下方,一对生气勃勃的鸟儿首尾相峙,一卧一立。左题“卅四年初夏葆桢”,钤白文印两枚。

苏葆祯曾师从徐悲鸿、张书旗、黄君璧、傅抱石、陈之佛等诸多名家,画如其人,在他的作品里,没有怪僻荒诞,没有灰暗阴冷。从市内文博机构旧藏的这幅《花鸟画》可以看到,苏葆祯笔下的花鸟,组成了一幅爽朗清新、和谐美丽的世界,给人们以甜美的慰藉。在用粉调色运笔时,苏葆祯十分注重用粉与色的不同调配形成光线的明暗,来表现禽鸟背部、脖子部分的羽毛的鲜艳度和蓬松感,并且把粉彩广泛用于花卉和禽鸟的表现中,用粉来提点花瓣和鸟羽,使其更加润泽和光洁。用粉画各种花卉与禽鸟,一如用墨之法,浓淡、干湿、轻重、厚薄,随意点染,有时浓化鸟之羽毛,有时展示花之精神,笔致变化万千,效果苍劲秀润,风雅宜人,作品在神韵中求富丽,在艳丽中蕴藏雅静。这一实践,傅抱石、常任侠、徐悲鸿等都曾撰文评价。

徐悲鸿曾在《世界日报》发表的《岑学恭、苏葆桢两君画展》中说:“苏君擅花鸟,才气洋溢……”常任侠在《世界日报》中说:“观葆桢之画,即如见书旗之画也。书旗所受诸弟子,以葆桢最秀出,而作画又最勤,不仅能继宗风,其将来进程实无限也。”柳子谷也撰文说:“苏葆桢先生的作品,我看得不多,偶尔看过他的《八哥玉兰》《兔子》《老鹰》《紫藤》数幅,技巧很熟,色调匀和,很像书旗先生的作品。当代花鸟画作学,有如此造诣者,确亦不可多见。”傅抱石在《中央日报》撰文说:“苏葆桢的画鸟,其技巧熟练,为大家所知,从前他步趋张书旗先生,现在也变得多了。艺术上的事,就是要多多冒险才有意思,不然,不但苦了自己也苦了鉴画人。他近年用的纸,仿佛随着主观活动而渐趋生纸,因为生纸是适于画家们冒险的。这次他有几幅菊花,可证明这一转变的特色。画纸上十分之七八做到了朴雅两字,倘再勇敢一些,能把小部分的笔墨敛蓄起来,那就十全十美了。”

苏葆桢先生写意花鸟画,继承任伯年、张书旗为代表的近现代花鸟画之菁华,更兼实践徐悲鸿大师重写生、对古法或守之或续之或改之或增之或融之的教诲,在20世纪后期,特别是在他本人累遭命运挑战的情况下,努力弘扬艺术精神和技法并取得了德艺双馨的成就。苏葆桢先生笔下的一花一木、一石一鸟无不出自生活,他是一位热爱生命的艺术家,他用生命的华光照亮了不平坦的艺术之旅。

新闻推荐

抗癌药零关税 急需药加快进医保

中国药改“红包”暖民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苏葆桢《花鸟画》鉴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