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暴力特训机构:曝光越多,生意越好?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4-13 12:20   https://www.yybnet.net/

还记得山东临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用“电击疗法”戒“网瘾”吗?还记得江西豫章书院以“鞭子抽、关小黑屋”惩罚学生吗?即便口诛笔伐,虐待儿童的痛心事还是一再上演。新长征,这所位于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锦绣山庄内的青少年成长学校,多名受访学员在采访中表示:与体罚同时存在的是思想控制,告密、举报之风盛行。

有关各式特训机构的内幕与真相,这些年媒体报道披露的不算少。这类机构的运转模式和“教育”方式都大同小异,比如封闭式管理、军事化,乃至暴力体罚,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体罚+洗脑”。

明显问题重重的“特训”,至今依然大有市场,部分家长不惜冒着风险把孩子送进去。这种社会心态显示了一种教育惯性,值得剖析。

要知道,这些多数不具备教育资质的所谓特训学校,暴力和 “洗脑”就是它们的全部手段,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特殊”方法。期待剔除特训机构的暴力,就等于要求一个人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地。因此,要想让孩子远离这种“噩梦般”的特训,最为根本的做法,只能是从家长到社会都彻底告别对“特训”“强力矫治”的迷恋和幻想。

问题恰恰就在于,不少家长未必不知道里面可能充满“暴力”,但相较于让孩子变得“听话”,一定的暴力教育,在他们看来或许是正常的,也是值得“忍耐”的。这种思维和教育观念,或许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观中能够找到来源。然而,即便抛开这种做法是否涉嫌违法不谈,所谓的强力矫治效果,也只是一些家长“一厢情愿”式的想象。

从媒体的调查来看,从特训机构出来后,学员与家长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善,相反,那些惨痛的经历,更可能给孩子留下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阴影”。

让人尤为遗憾的是,近年来,与各类特训机构的内幕被屡屡曝光相对应的是,它们的生意似乎越来越好,“经营范围”也愈来愈广。过去,多指向帮助孩子戒网瘾,现在一些家长送孩子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厌学逃学,有的是早恋,有的纯粹就是“跟父母没话说”。

可到底如何定义孩子“听话”与否?凡是孩子有家长不懂的爱好、暂时难理解的生活方式,都该被视为洪水猛兽,加以强力矫正吗?如若此,随着父母与孩子的“代沟”加深,是否会有更多的家长希望把孩子送入特训机构?

从特训机构的生存逻辑及其对应的社会心态看,教育焦虑,很可能仅仅是源自一种对孩子过度期待和强力矫正的执念,是一种教育误区的外化表现。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它更需要被“矫正”。

摘自《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北京出台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本报讯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本市2017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北京市环保局局长方力在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时透露,今年本市将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该市...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暴力特训机构:曝光越多,生意越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