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仁德的周人推崇“贤”与“孝”。《礼记·中庸》中说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可以看出,尊贤重孝,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民不聊生,各地诸侯都把目光投向了西岐,因为在西伯侯姬昌的治理下,这里的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民安居乐业。西伯侯仁德爱民、尊贤礼士、人心归附。面对逐渐强大起来的周,纣王坐不住了,他下令拘禁了姬昌,囚于羑里,整整七年。姬昌从羑里回来后,特别思念已故的祖父、父亲还有两位伯父,“子欲养而亲不待”,为此他时常泪流满面。有一天,他想到既然不能孝敬自己的父母,就该侍奉其他老人,要让那些鳏寡孤独的老人老有所养。于是,他修建了一座养老堂,不仅收留自己国的老人,其他国来投靠的老人他都接收。因为这件事情,一些贤能之士看好姬昌,纷纷前来投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姬昌不仅善待老人,他还求贤若渴,也正因此,周朝才能繁荣昌盛。姬昌被释放归国后,他更加励精图治,费尽心思访求贤才。他听说渭水河畔有一位隐者名叫姜尚,此人有雄才,于是马不停蹄赶到那里去拜访;两个人一番交谈后,姬昌见姜尚果然是韬略盖世,便邀其出仕,辅佐周邦。话说,姜尚为了考验姬昌求贤的诚意,就想出让姬昌为他拉车的主意,做到了才同意辅佐。姬昌求贤心切,毫不犹豫地亲自为姜尚拉车,完全没有顾及自己是王,于是君臣同心,共建周国。
后来有人作诗称赞周文王:“文王礼士又尊贤,赢得周朝八百年。臣坐辇中观胜景,为君亲自把车牵。”西周尊贤重孝的故事很多,尊贤,国家得以发展;重孝,家庭得以和谐。《诗经·小雅·蓼莪》一诗是周人创作的,是抒写孝子之情的诗篇。周人重孝,除了强调孝在家族关系中的作用外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把它推广为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基础 ,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新闻推荐
闽航警0011台湾海峡2018年4月18日0800时至2400时在24-52.9N/118-50.0E、24-52.9N/118-55.9E、24-42.6N/118-55.9E、24-42.6N/118-50E四点连线水域范围内进行实弹射击军事演习,禁止驶入。福建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