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杜市镇是重庆市最大的杜鹃花和红继木基地,花卉苗木集中在太公山景区一带。近年来,该镇以花为媒,让“花经济”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农村更美,已成功举办八届太公山花木旅游文化节。
如何引导花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激活乡村振兴活力,已成为杜市镇乡村旅游的亮点。
以“花木节”为契机
三月的太公山沉浸在一片姹紫嫣红的春色里,芬芳动人。太公山第八届花木旅游文化节暨首届花朝节在宜人的春色中启幕,本届花木节将一直持续至4月中旬。除了陶醉在2万亩花海中,游客们还能在首届花朝节的各类体验式活动中玩味“花”样文化。
太公山重点打造以花卉苗木为主的“七彩”乡村游。山间的梯田被杜鹃、红继木、红叶石楠等20余种花木分割成颜色层次分明的“七巧板”,远远望去,犹如为春光润色的“调色盘”。
麒麟湖畔刻有“麒麟花谷”石碑旁的小径铺上了一层落樱,往花谷深处走去,粉色的樱花含苞怒放。除了麒麟花谷,游客也能在世外桃源、金色枇杷园、梨园春天、紫萱花木观光园等核心景点、主题园林感受到太公山的多彩。
连续8年成功举办花木节,让杜市镇的乡村旅游名声大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连续两次在黄金时段播出了美丽的太公山。杜市镇也被评为“重庆十佳赏花目的地”,太公山花木旅游文化节被评为“重庆十佳赏花节会”,太公山景区在今年的花木节上正式被授予AA级景区。
以花木转型为动力
花木产业是杜市镇的支柱产业。
杜市镇的花卉苗木主要销往重庆主城和周边省市,前些年,随着各地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整个市场已接近饱和。除了竞争者增多以外,还存在一个销售的周期性问题:购买方在使用花卉苗木后,往往短时间内不会进行更换。为了打破花木产业遭遇的发展瓶颈,杜市镇拟定了全镇花卉苗木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挥现有企业的龙头作用,依托他们的技术、信息、影响力扶持弱小企业,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种植模式;充分发挥协会的统筹作用,为花农拓宽花木销路,扩大种植面积,并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为花木融入文化;积极筹建杜市镇花木交易市场,逐步开发、探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市场;创办以花卉苗木为主导产业的农民田间创业学校,让花农学习新技术,转变思维。
接下来,杜市镇的花木产业还准备进入电商市场,在互联网上销售各种绿植盆栽,扩大花卉苗木销售渠道。
以花木带动旅游
如今,在杜市镇政府的引导下,在花木种植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杜市镇苗木企业和种植大户纷纷向园林、园艺和室内盆栽转型升级。目前,杜市镇已有花卉苗木种植企业78家、花农1500余户,6000多人从事花卉苗木生产、销售、管理。2017年,杜市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万元。
在发展好花木产业的基础上,杜市镇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积极引导林旅产业、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杜市镇连续多年举办的花木旅游节,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市民驱车前往太公山赏花踏青。不少花农在自己的花卉苗木基地旁建起了农家乐,并在花卉苗木基地里建了休闲长廊和鱼塘。近年来,仅太公山沿线就开办农家乐10余家,这也为杜市镇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目前,杜市镇制定了以创新发展现代生态效益农业为主线,以富硒产业、花木产业、乡村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以重庆都市近郊休闲养生目的地“131”发展思路和目标,推动旅游产业全域化发展。
◎江津日报记者 吴刚 阮瑞雪 魏欣
新闻推荐
近日,重庆市第十二届盆景艺术展暨首届盆景现场制作大赛在垫江县举行。永川区市政园林局送去11件作品参展,并选派1人参加盆景现场制作大赛。在永川区的送展作品中,有婀娜多姿刚冒新芽的金弹子、悬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