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来文往”也是一种作风病

来源:咸阳日报 2018-04-13 10:07   https://www.yybnet.net/

任萍

文件,在党政机关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既保证权力规范运转,也能让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然而,将政策兑现、工作落实一味等同于“发文件”,沦为“纸上功夫”,不免背离初衷。对于基层而言更苦不堪言,难以产生高效的执行力,“落实”变“应付”,催生以“阅读文件”为中心,以“上交材料”为终点的尴尬模式。

“文来文往”实则也是一种“作风病”,是形式主义的外在表现。一方面,有的部门将上级文件全盘照抄,改了时间、抬头、落款单位,就下发,到了基层实际操作难度大,执行大打折扣,最终反馈数据“统计+估计”,或者搞些“规定动作”敷衍了事。另一方面,有的部门文件止步“一发了之”,执行好坏,全凭基层“报送材料”,各种周报表、月报表和经验做法,成为考核的“必选项”,导致基层挖空心思“包装”汇报总结,工作落实“水分”极大。

要避免“文来文往”的“作风病”衍生,切实为基层“减负”,不妨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相同工作的文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发送,别让基层疲于应付。二是对上级文件勿陷入“复制粘贴”,脱离乡镇实际情况,导致基层执行“问题不断”。三是工作部署不能过于强调“一竿子插到底”“一根标尺看好坏”,应给予基层合理调整、灵活处置的空间。四是打破“唯上式考核”,切忌群众满意度让位于“粉饰材料”,给基层干部多些精力干实事。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集中点,是检验成果的最终点,是宗旨履行的落脚点,需要花更多时间思考服务群众的方略,落实为民服务的举措,切不能本末倒置成了“文件回收站”,挖空心思一门“编材料”。最后,希望“文来文往”折射出的形式主义“作风病”能得到有效遏制,给基层干部多些时间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升群众获得感。(B)(13)

新闻推荐

抓麦管 保丰收

4月12日,河间市景和镇农民在农田驾驶农用机械喷洒农药(无人机拍摄)。随着天气转暖,河北省河间市农民抢抓农时,积极开展小麦春管作业,确保粮食丰收。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来文往”也是一种作风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