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机动车闯红灯扣6分罚200元,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如何处罚?3月26日,在广东番禺广场地铁站出口,有市民因为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被交警处罚静坐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被处罚者如果赶时间,可以选择“拍摄自己的视频发朋友圈”,说明违反交规被处罚的情况,只要集齐20个赞就可放行。如此新式的教育方式,不少市民表示,新颖可接受。(3月27日《信息时报》)
车辆违反交通规则好处罚,可以扣分也可以罚款,这是一种有效约束办法。然而,如果是市民违反交通规则,就不好处罚了。也正是因为市民违反交通规则不好处罚,就有了“任性地闯红灯市民”。
对交通规则的坚守,需要每一位市民积极参与。但是,在约束不力、处罚不力的情况下,究竟该如何倒逼市民多些对交通规则的敬畏感?最近这几年,各地管理部门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任何城市,哪怕是前沿城市、开放城市,“市民闯红灯”、“市民穿马路”,依然是城市交通的一种伤痛,给交通安全留下了巨大隐患。
要想让市民敬畏交通法规,就需要让守法理念深入人心。而让守法理念深入人心,就要有处罚的痛点。在违反交通规则的时候,在没有时间观看法律宣传片的时候,让市民选择“自拍视频发朋友圈”,就找到了处罚的痛点。“自拍视频发朋友圈”一个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让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市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丢丢人”。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也都是好面子的,当不得不选择“自拍视频发朋友圈”的时候,也就会触及了自尊和面子。
可以想见的是,有了第一次“自拍视频发朋友圈”的“丢了面子”,在今后出行的时候,曾经的违规市民就会把交通规则意识放在心上,谁也不想经常在朋友圈里“丢人现眼”不是?这能够起到倒逼的作用。你不得不承认的是,有的时候,“丢丢人”比“罚点钱”作用还要明显。
另外,“自拍视频发朋友圈”还有一个更大好处,这能成为一堂生动的普法课。违反交通规则的市民,需要将自己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进行说明,还需要有20个朋友点赞,这就会让朋友圈里的朋友,知道违反了交通法规的哪一条、造成的危害是什么,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交通法律法规的重点。这种处罚方式,比有关单位的普法宣传更有意义。一个是“很接地气”,案例是自己的朋友。一个是“范围很广”,所有的朋友都能看到。一个是,“警钟响亮”,看到自己的朋友因为违反交通法规在朋友圈丢人了,也就能有所敬畏了,不想步朋友的后尘,就要遵守法律法规。
“罚自拍视频发朋友圈”,治理交通违法违规现象,就需要处罚手段的创新。
新闻推荐
英语“国标” 能否“量出”国际化人才? ——透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三大焦点
设九个等级、以语言运用为导向、构建多层级指标体系……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一经发布,立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英语“国标”的推出会对目前中国人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