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自然是个笑话,不过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写汉字一定要注意偏旁或部首的位置,否则就会出错。比如:“明”和“胆”字中的“月”字,一个在右,一个在左。“翡翠”二字中的“羽”字,一个在下,一个在上。有趣的是,有些字,部首的位置交换以后就成了另外的字。如:“陪”与“部”,“旮”与“旯”。(旮旯儿指的是角落。如果把“日”移到“九”的尾巴上,就又得到了一个新字“旭”)。
取名字的误会
上面说的会意法就是把几个表示事物形状的符号或意义有关的几个字拼起来,另造新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创造的字,需要别人在组合中去领会字的意思,所以叫会意字。
唐代有位诗人叫贺知章,在唐玄宗的时候,官至秘书监。诗人年老了,他请求退休回家乡去,唐玄宗同意了。贺知章临走前,去向皇帝告别,唐玄宗亲切地对他说:“你为朝廷出力多年,蛮有功劳,现在就要回浙江老家了,你对我还有什么要求吗?
贺知章说:“我的孩子还没取名字,请求陛下给取个名,我在家乡人面前就荣耀了。”“为人要讲信用。”唐玄宗略一思索,说:“希望你的孩子长大是个讲信用的人,就取名孚吧。”“谢皇上。”贺知章给皇帝磕了头后,由太监送出了皇宫。他细细琢磨唐玄宗的这个“孚”字,不禁烦恼起来。因为“孚”字的结构,上面是个“爪”,下面是个“子”,分开念就是“爪子”。谁有“爪子”呢?猫、狗等兽类才有“爪子”,皇上这不是骂我吗?他越想越不高兴。皇上取的名字是不能不用的,否则就是违背“圣旨”,用吧,岂不永远让别人笑话?
贺知章的烦恼是由于他将“孚”字意思领会错了。“孚”是个会意字,它是由两个字拼起来的。这种由几个物形符号或含义有关的几个字拼合成新字的造字方法,是比象形、指事都灵活、都先进的方法,用会意造的字也挺多。一般说来,会意字常常是合体字。贺知章见“孚”字是“爪”和“子”两字的拼合,就以为皇帝在骂他儿子是“爪子”。实际上呢?‘“孚”的原义恐怕就是孵化的“孵”,有爪有子,是说鸟儿用爪翻动自己的蛋,希望小鸟快快孵化出来,同自己一起飞上蓝天。贺知章告老还乡,临行不求别的,只求皇帝给儿子取名,可见爱子心切,有点像鸟儿希望孩子快快出壳、成长一样。唐玄宗便给他儿子取名为“孚”,正切合了贺知章的心情,也有预祝他孩子成才的意思。唐玄宗又说“孚”的意思是讲信用、人无信不立,也是勉励贺知章这样去教育、培养孩子,根本就没有骂的意思。所以,贺知章是误会了。
汉字里的会意字不少,如小土为尘、日月为明、不好为孬等等。会意法造字方便,但是它往往是由几个字拼合成一个字,就使新字的笔画繁多,书写不方便。怎么解决这矛盾呢?于是人们又创造了形声字。
新闻推荐
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微信公众号4月12日消息,间谍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你也许很难相信,在我们身边就有可能潜伏着窃取国家机密、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间谍人员。在郑州市,有这样一个军工专家,出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