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有光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为了缅怀这位一个世纪以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设新中国以及世界和平事业鞠躬尽瘁、付出了毕生精力,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伟人的丰功伟绩。不久前我在南京前往他当年率领中共代表团在南京的驻地——梅园新村,探寻这位伟人在革命生涯中曾有过浓墨重彩的那段令人惊叹的人生经历。
梅园新村,目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来自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它坐落在总统府西北不远处的一条林荫小道上,周边都是居民区,建有民国时期风格一幢幢独门独院砖木结构的小洋楼,闹中取静,环境幽雅、干净,其中30号、35号、17号的门牌内便是当年对外称为中共代表团南京办事处所在地,对内称中共南京局。
庭院内有松柏、黄杨、石榴、梅花,有的是当年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所栽,现在树干粗大,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这正如主人为之毕生奋斗的革命事业一样,不负所望。
岁月留痕。这里展出的实物和照片都是周恩来与和谈有关的事。追溯历史,那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返都南京,依仗美国援助,想撕毁原先中共代表团在重庆与之签订的政治协议,准备全面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粉碎国民党内战阴谋,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来南京,进驻梅园新村,继续与国民党政府谈判。周恩来、李维汉、邓颖超等同志在这里与敌人周旋,宣扬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营救爱国人士、接待外国友人。作为时任中共代表团团长的周恩来同志在谈判中有礼有节地坚持斗争原则,义正词严的揭露敌人的阴谋,一些国民党的谈判代表也不得不承认周恩来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是谈判桌上的高手。
旧址内基本保留了当时的原貌。30号楼下会客厅内陈设着沙发、茶几,十分简洁。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也很简单,只有办公桌、书架及几把椅子。秘书办公室内有一台老式打字机。院内有车库、厨房和饭堂。35号、17号则是代表团其他成员及家属的用房。国民党军警机关为监视中共代表团人员的活动,对代表团工作人员及家属都登记,备案、设立集体户口卡和个人户口卡。这些户口卡保留完好,先作为珍贵的历史物证安放在进门的玻璃柜内。我好奇地发现,这每一张户口卡上的户主一栏都写着周恩来的名字,个人户口卡上有本人照片,职务及来南京的时间。听说这在我国有户籍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共代表团机要科办公室设在30号三间低矮的小阁楼上,在炎热的夏季,素有“四大火炉”之一称谓的南京城,这里像个大蒸笼,几个小窗户蒙有红黑双色的双层窗帘,这是为了挡住马路对面国民党特务们的监视。据讲解员介绍,这里条件艰苦,周恩来十分关心同志们的健康,经常到小阁楼上看望大家,他不顾自己暑热,把自己使用的电风扇拿到小阁楼上给机要科的同志们使用,这在办事处被传为一段佳话。事后,周恩来笑着说:谁让我是你们的“户主”呢。周恩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一个不知疲倦永远奋斗的人。我曾读过老帅聂荣臻同志的一篇回忆文章,他说:50多年来,我耳闻目睹,恩来的革命品质感人至深,他无限忠于革命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总是夜以继日不知疲倦,不顾安危,兢兢业业的工作,真心做到鞠躬尽瘁。这是对他在梅园新村时认真工作的真实写照。他在梅园新村住下的第二天,顾不得一路的风尘劳顿,清晨就前往宁海路5号与美国特使马歇尔会谈。6月23日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在南京下关车站遭到大批特务暴徒围困殴打,造成“下关惨案”的消息传到梅园新村时已是深夜,周恩来立即起身驱车前往中央医院慰问受重伤的请愿团团长民主人士马叙伦和其他伤员,并于次日向当局提出抗议。
周恩来在梅园新村工作时警惕性很高,在危急时刻常常以自己的果断机智化险为夷。有一次,一位延安来的同志身上带有密码,晚上到梅园新村时被特务盯上,周恩来沉着应对不慌不忙地安排来人和这位同志接上头,让他们带着密码去玄武湖“游船”玩乐,结果将声称查户口实为搜查的警察扑了个空,延安来的同志躲过一劫。
9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张家口,政局急速恶化。周恩来身肩和谈重任,带领代表团成员仍然努力工作,到处奔走呼号,表达中国共产党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主张。这时,美国《纽约时报》驻南京记者李勃曼到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驻地采访。在会客厅,周恩来用咖啡招待客人,向他谈了个人与革命的历史。双方谈的很投机,前两次在梅园新村谈的,第三次因天气炎热,周恩来邀请李勃曼前往南京东部灵谷寺,边喝茶边叙旧。周恩来落落大方的谈吐、对时局精辟的分析、独到的见解以及敏锐的判断,令这位美国记者敬佩不已。
从延安传来消息,国民党军队正在晋、豫、鲁、皖等地集结重兵,发动全面内战已迫在眉睫,和平几乎已无望,但周恩来仍一次次地从梅园出发,前往邵力子公馆,蓝家庄民盟总部,白下路金城银行等地,积极与民主人士接触,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同时周恩来写信给国民党当局,义正词严地揭露国民党阴谋:事实已很明显,政府不惜以进攻中共解放区的政治军事中心之一的张家口,来迫使国共关系导致最后破裂的境地,如果政府不立即停止对张家口及其周边的一切军事行动,中共不能不认为政府已公然宣告和谈全面破裂。
周恩来同志在梅园勤俭节约是出了名的,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1958年1月,到杭州视察,随身带的生活用品中盖的被子就是1946年住在南京梅园新村时用的那一床,洗的已经泛白。枕巾用了又用,中间破损,把破的地方剪掉两端对接继续使用。
11月中旬国共和谈的大门被国民党一手关闭。由于时局突变,延安电令中共驻南京梅园代表团全部撤离。临行前,周恩来在梅园新村设宴招待民盟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11月19日,周恩来在登机时与送行的爱国人士挥手告别,他对记者说:南京,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周恩来同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伟大风范,永远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我站在南京当年周恩来曾经工作生活过的梅园旧居,抚今追昔,重温周恩来同志光辉的一生,眼前浮现起42年前他老人家离去时的感人场景:北京万人空巷。人民总理人民爱,民众不顾“四人帮”的高压,“十里长街送总理”。人民自发聚集在长安街两侧,在凛冽的寒风中站几个小时,失声痛哭,向他做最后的道别。人们想表达的是无法抑制的崇敬和深情啊!至今提起周恩来,人们仍在怀念他,赞美他。赞美他的人格魅力,这是几十年历史沉淀之后留在世间的好口碑啊!今天我在梅园当年中共代表团旧址见到的,听到的,是伟人周恩来绚丽人生中的一个缩影,我深深感受到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鼓舞着我,鞭策着我,在感动、敬仰、震撼的同时,激荡起一种奋进新时代的内心澎湃!
新闻推荐
近日,全军军事设施建设2018年度预备项目计划正式印发部队执行。这是全军首次推行年度预备项目计划,将五年规划任务分年度进行细化实化项目安排,实质走开从规划项目向预备项目、执行项目有序滚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