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我们按照父亲的遗嘱,将他的遗体捐献给母校供医学教学、科研使用;我想继承他的遗志,去世后也捐出遗体,为医学教育事业做点贡献。”清明前夕,65岁的徐鸣在丈夫陪同下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填写了“遗体捐献表”。
徐鸣退休前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工作,她的父亲徐陬1938年毕业于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医学院前身),1948年赴美留学并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回国后协助创建浙江省卫生实验院,后任省医学科学院院长。
“父亲生前常向我们感慨,他上学时遗体资源紧缺,常常是几十个学生围着一张解剖台,后面的同学看不到老师的演示,更别说动手操作,他死后要将遗体捐给母校。”4月10日,徐鸣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很多人对遗体捐献有偏见和误解,有的以为捐了就没了,不知道科研结束后会归还骨灰,有的认为死后挨刀不吉利,“但父亲生前表示,宁可自己“千刀万剐”,换病人少挨一刀。”
1997年6月父亲病逝后,徐鸣将其遗体捐给浙江大学医学院。2012年5月,学校为纪念自1980年代以来的232名捐赠者,在中心花园内竖起“无语良师碑”,刻上每位捐赠者的名字。如今,碑上的名字已增至618人。
受父亲影响,20年来徐鸣一直有捐献遗体的想法。“之前觉得还年轻,不着急,但去年生了场大病,意识到不能再拖了,就趁着今年清明来学校祭拜父亲的机会填了捐献表。”徐鸣说。
浙江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主任姜华东告诉澎湃新闻,由于遗体捐赠宣传起步晚,公众知晓度近几年才逐渐提高。近五六年来,浙大医学院每年接收的遗体在50~60例,尚能维持10~12人一组的解剖教学需求,若要达到6~8人一组的理想状态,接收量应翻一番。
新闻推荐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今天上午发布2018年劳动节放假安排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现将2018年劳动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4月29日(星期日)至5月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