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诗平
最近各大媒体纷纷推出长篇通讯,追记因公牺牲的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杨汉军生前和同事们集体谈心时,讲过的一句话令人动容、发人深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官、做事和做人的关系——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这12个字体现出一名优秀党员干部应有的价值观、事业观和人生观,并正在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座右铭。
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把官做淡”何其难也。现实当中,有的领导干部“民念”缺乏、“官念”很浓。在思想意识上,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盛气凌人;在言语上,官腔官调,习惯于我说你听、我令你行;在坐立行走上,摆谱子、装样子、端架子,追求威风八面,热衷于前呼后拥;在处理上下级关系上,对上阿谀奉承,对下颐指气使;在对待群众诉求上,不上心、不关心、不动心、不尽心,不是熟视无睹,就是麻木不仁……这种领导干部“官念”很强,远“民”心、失“民”信、招“民”怨、引“民”恨,只会损害党的形象、恶化干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
为何有的领导干部“官念”很强,做不到“把官做淡”?说到底,是因为这些领导干部只看见了权力的光环,没看到责任的底色。无论为官的时间有多长,不管是多大的官,拿掉了官帽就是一个普通人。
即使没有拿掉官帽,也必须先学会做人,才能把官做好。把人做好是把官做好的前提,要是因为做官把“人”做丢了,官也是肯定做不好的。为官心中要以民为念,为官忧民生,进亦忧、退亦忧,心中以民为上、以民为重、以民为大、以民为先,何来“官念”的位置?又何来“官念”的困扰?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楹联乃是清代康熙年间河南内乡一位名叫高以永的知县所撰。其语虽然浅显直白,却饱含古代官吏对为官之道、为政之德的独到见解。以古鉴今,其中的“官念”、“民念”观点给人以启发。可以说,“把官做淡”是一种情怀。领导干部的根是老百姓、本是老百姓,长于老百姓、成于老百姓。不能当了官就忘本,要经常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以真换真,把人民群众举过头顶,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记挂在心。否则,心中不以民为念、看不到自己的本色,最终必然会吞下“官念”膨胀的苦果。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有这样的抱负。“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各级领导干部更当有这样的情怀。唯有如此,“官念”才会淡一些,“民念”才会浓一些。
新闻推荐
劳森在比赛中。(本报记者崔健摄)本报杭州4月9日电(记者刘文)与广厦队的半决赛第6场比赛,高速男篮前4分钟不但1分未得,反而被对手连得9分,首节就落后对手近20分,全场最多时落后30分,最终96:117不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