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杭州电(记者 顾春)当摄像头传回路况信息,南北向车流量明显多于东西向,“城市数据大脑”便开始自动调配,延长南北向、缩短东西向的绿灯时间,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11%。依托智能数据系统,杭州正尝试让包括交通在内的城市功能实现自我调节。
“买个烧饼都能扫二维码付钱。”在杭州生活了11年的周燕燕说,现在出门只带手机就够了。去年8月,蚂蚁金服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杭州4万多家餐饮门店,有2.2万家可用支付宝买单,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超过98%的出租车支持移动支付。
杭州信息经济已经步入快车道,2016年实现增加值2688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数字内容、软件与信息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领航产业发展,阿里巴巴的云计算、网络设备供应商华三通信、智慧安防的海康威视……一批顶尖企业涌现。
在信息经济的热土杭州高新区(滨江),汇聚了1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800余家留学生创业企业、4800余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短短数年就形成千亿元的信息产业链。
创新要素的集聚,得益于杭州优良的创业环境。杭州先后实施行政审批制度、行政管理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商事制度等系列改革,为转型升级提供体制机制保障。2014年推出的“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将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等全都晒出来,审批事项精简七成多。
对人才这一信息产业最重要的要素,杭州不遗余力引进。2015年,杭州出台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政策,凡是符合条件的人才,都能享受户籍、住房、医疗、社保等优惠政策和资助。
创新资金投入,杭州更有大手笔。杭州高新区(滨江)每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平均达到13%至15%,列全国高新区前茅。2016年,高新区拿出产业扶持资金15.8亿元,研发、科研经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信息产业助推杭州经济转型走上良性循环。2016年,杭州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35家、孵化器30家,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未来科技城和阿里巴巴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以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为代表的特色小镇,与孵化器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一起,形成杭州从众创到孵化的创新生态链,亮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张新名片。
(原载2017年5月7日《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周明华最近,各大媒体纷纷推出长篇通讯,追记因公牺牲的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他生前常说:“要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这是一种为民情怀的展示,体现出一名优秀党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