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在中国,既是日常用品,又是精美的工艺品。从形状上看,有折扇、团扇、方形扇、葫芦形扇、梯形扇、芭蕉叶形扇、椭圆形扇等;从制作材质看,有纸、绢、木、羽毛、象牙、芭蕉,以及竹子、蒲草、麦秆等。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皇室贵胄,扇子在生活中都不可或缺。这一点在欧洲也是一样的。
2017年12月1日起,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筹备两年的特展《扇子上的东方与西方——18至19世纪中西成扇》在馆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陈家祠推出。展览集合了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格林威治扇子博物馆、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及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的近70把文物扇子。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为读者讲述其中几件文物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出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18至19世纪的欧洲人,被“中国风”折服,对中国文化的追捧之状。
欧洲扇子上的“中国风”
西方制扇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希腊人、伊特鲁利亚人和罗马人都使用扇子作为纳凉工具和纪念品。不过,那时的扇子都是团扇而不是折扇。欧洲做的第一把折扇是受到商人从中国或日本带来的折扇的启发而仿制的,时间大约是15世纪。17世纪是欧洲折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到该世纪末,折扇已完全取代了团扇。此时扇骨的材料多样,有象牙、贝壳、玳瑁等,制作工艺有雕刻和镂空,并且装饰有金、银和昂贵的石头,扇面通常印上铜版画,从事成扇制作的工匠也越来越多。
无论是从中国传入欧洲的折扇还是欧洲本地生产的折扇,风靡于上流社会,受到宫廷和贵族妇女的青睐,她们几乎人手一把。当时这些折扇都价格不菲,是贵重的礼品,是高贵身份的象征。
本次展览除了展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的广州外销成扇外,还展出了多件来自英国三家博物馆收藏的欧洲扇子。这些欧洲扇子的共同特色是都带有中国的元素,这与17、18世纪在欧洲上流社会崇尚中国艺术的时尚密切相关。当时的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通过广州港出口至欧洲,丰富了西方人的社会生活。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也随之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的清新感受。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中国瓷器、漆器和墙纸都是十分时尚的物品;甚至在一些大型欧洲风景花园里,都会小规模地仿制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欧洲上流社会的这股“中国风”在18世纪70至80年代达到了鼎盛。
“中国风”的流行使得欧洲成扇的制作充盈着中国的元素。从展品中看到,欧洲成扇多数以彩绘纸质作扇面、镂空雕刻象牙作扇骨,扇面上的图案有的模仿中国画;有的正面为欧洲风格的纹饰与题材,背面带有“中国风”,或者在扇面边缘、扇骨下半段、边骨等部分用“中国风”纹饰;还有的则是在同一幅画面里中西纹饰、中西人物并存……
来自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的几件彩绘纸面折扇,制扇时间大概是公元1770—1800年,产地是奥地利或北意大利,扇面描绘的人物衣着打扮都是中国人的装扮,房屋、花鸟的风格也是中国式的。有意思的是,由于大部分绘画扇面的工匠并没到过中国,不熟悉中国人甚至没见过中国人,所以他们描绘的人物虽身穿东方或中国服饰,却有一副西方人的面孔。
欧洲扇子上的“中国制造”
除了“中国风”外,欧洲成扇的“中国元素”还包括“中国制造”。一方面,因为18至19世纪欧洲扇子的制作已形成精细的生产分工,有专门的扇面设计和制作人员;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制造的扇骨工艺更精致、价格更低廉,欧洲制扇厂家有时干脆直接使用从广州进口的扇骨,再加上自己制作的扇面。这些“中国制造”的扇骨,根据欧洲市场的需要,或是采用西方纹饰,或是具有中国风格和工艺特色;它们搭配的扇面或是“中国风”,或是欧洲的题材。
本次展品中有一件1780年左右制作的羊皮纸面折扇,其工艺上的中西风格交融让这把扇子平添动人的魅力。此扇扇面在法国制作,扇面上的人物以象牙贴面;蝴蝶、锦鸡等以真正羽毛贴制而成;甲虫背部贴以闪亮而有凹凸质感的矿石;花、石头、轿子等均贴有染色麦秆或亮片装饰;画中女子手中的扇及其伞顶的圆形贴着透明的云母。使此扇的人可以在以扇掩面的同时透过这两个“窗口”向外张望。扇骨在中国制作,结合了红漆描金和象牙雕刻两种工艺,富有装饰性。
通过扇子边骨上的一行法文,我们可以得知,这把扇子的主人原来是法国大革命之前著名的末代皇后、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亚·安东尼特。1783年,玛利亚将扇子送给了她的教女、侯爵让·约瑟夫·保罗之女娜塔莉。此时娜塔莉只有一岁。十年后,玛丽亚被法国革命人民送上断头台,同年,娜塔莉远赴美国避难。之后,这把见证了一段历史的中西组装折扇,辗转被伦敦格林威治扇子博物馆收藏。
中国外销扇风靡欧洲
与此同时,在中西贸易的刺激之下,专门为欧美市场制作的外销成扇于广州繁荣发展。这些外销成扇,采用广州多种传统手工技艺,从18世纪以象牙卜瑞斯扇为主流,继而有玳瑁、黑漆描金、银、贝壳、檀香木等多种材质做扇面或扇骨,再发展到19世纪以纸质扇面为主要品种,丝质扇面、羽毛扇面等并存。
其中,被称为“卜瑞斯扇”的象牙折扇不分扇面和扇骨,扇子通体由象牙制成,需要由最好的象牙工匠制作,其精湛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几乎无法想象那么容易折断的象牙是如何镂空到细如毛发的。当时的一位美国游客奥斯蒙德·蒂法尼在其游记中,详细描述了广州象牙工匠制作工艺的出神入化。他写道:“在我看到这项中国技艺之前,我不能相信象牙原来可以变得那么柔软……真是太完美了!”
卜瑞斯扇的高超工艺也可以在其他材质上运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样板扇,各种材质扇骨上的镂雕工艺将广州工匠的本领展现无遗。这些扇骨分别由象牙、贝壳、银累丝烧珐琅及玳瑁等多种常见的材质组成,有的为原色,有的染上鲜艳色彩,工艺全部采用镂空雕刻手法,边骨更是采用了繁复的银鎏金累丝并饰以累丝龙纹,尽展工艺的精美。这种样板扇专门用于向前来订货的买家展示,各种扇骨样板便于其选择。
这样制作样板扇供买家选择并订货,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外销贸易的订货方式,也说明欧洲市场对中国外销成扇的需求量很大。我们从史料中看到,18世纪,欧洲曾从广州大量进口各种材质的工艺扇。1709年英国的订货单显示,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广州十三行订购了大量的折扇,订单上注明“扇子……质量好……可选择各种扇骨……要买不平常的……”。大量进口来自中国广州的折扇,对英国的扇子制造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1752年,英国布里斯托尔的杂志上刊登了一份英国制扇工人的请愿书,内容是英国制扇工人们抱怨大量从东方进口扇子压低了本地扇子的价格。
到了19世纪,中国扇子继续大量出口欧美。伦敦1852年出版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评委会关于30类展品的评审报告》中写道:“在扇子制作方面,中国和法国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扇子生产业。在漆面扇领域,中国无可争议地被认为是最好的产地,在木制、骨制、象牙、珍珠的雕刻和钻孔技术上中国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尤其是考虑到价格因素的话更是如此)。即使在普通扇制作上,中国扇设计富有新意,色彩鲜艳,绘图工丽,工艺考究。……象牙扇和骨制扇、羽毛扇的制作主要出口欧洲和美洲市场……”
除了通过东印度公司大量订购中国外销艺术品,在18至19世纪的广州外销品市场中,买家已经有了在外销品上订制专门纹饰图案的需求,著名的广彩纹章瓷就是其中的代表,外销漆器、银器也是如此。外销成扇也出现了这样的“私人订制”,以迎合买主的喜好,满足市场的需求。
当时各种材质的外销扇上常见有“私人订制”标志的开光或盾形纹饰,比如在扇面的开光上刻有专属的花押、字母等,显示这些扇子为专人或公司订制,显得更加珍贵和高档。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有一把卜瑞斯象牙折扇,制作于清乾隆晚期(约1785-1796年),扇子中央有一小开光,在垂直象牙丝地上镂空雕刻“Catherine”,表明这把工艺精湛的卜瑞斯扇是专为Catherine(凯瑟琳)订制的。这样的私人订制还有几款,都是用在卜瑞斯象牙扇和玳瑁扇上,有的是为个人订制,如Catherine(凯瑟琳)和Julia(茱莉娅);有的是为公司订制,如缩写为MBH的公司标记、用黑色SC作为公司花押标记。
(黄海妍) 来源:光明日报
图一:彩绘羊皮纸面折扇(正面)。由格林威治扇子博物馆收藏
图二:彩绘纸面折扇。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收藏
新闻推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4月8日消息,辽宁省政协原常委、省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赵战鼓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赵战鼓简历赵战鼓,男,满族,1955年3月出生,辽宁盖州人,197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