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上午,豆瓣网等网络媒体出现了检举现南京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主任、长江学者沈阳的文章,揭露其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时对女学生高岩实施性侵一事。并指,而后高岩因此受到压力于1998年自杀。
当日,沈阳独家回应《新京报》称,举报文章中指责均为“恶意诽谤”,“保留控告的权利”。据报道,沈阳在向南京大学文学院党委进行的情况说明中称,“愿意就有关情况向党委和领导做出说明。”
此次出现的检举文章一共四篇,分别来自高岩的同学加好友李悠悠、大学同学徐芃、王敖以及班主任王宇根。其中,王敖目前是美国卫斯理安大学东亚研究助理教授,曾与高岩为北大95级同班同学。上个月,王敖曾实名揭露了一名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任教的华裔教师的多次性侵行为。
4月5日晚,《中国新闻周刊》就网文中揭露的高岩被性侵并致其自杀的事件采访了王敖。
中国新闻周刊:你和你的几位同学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来发声?
王敖:我们本来就要去纪念我们的同学(高岩),现在是她去世二十周年,而她又是自杀。以前,大家都有这样做的想法,但是并没有在一块儿商量过。现在有社交媒体,同学们在微信上一聊,想法就形成了。
中国新闻周刊:去年,林奕含自杀事件以及北航教授性侵案等,社会关注点也聚焦在高校性侵问题上,为什么没有选择那些节点来讲出高岩的事情?
王敖:以前都是个人在想这个问题,比如,李悠悠二十年来都在想这个事儿。但是,她个人行动能起到多大作用?其中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件事并不是今天才想起来、不是一两天能想起来的,因为当时(读大学期间)我们处于被蒙蔽的状态,我们并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
中国新闻周刊:你看到了沈阳今天对媒体的回应吗?你们下一步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王敖:具体下一步让他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怎么举报他,我们可以跟教育部、南大、北大慢慢商量。我们发声至今才十几个小时,我们现在首先要纪念我们的同学,然后要请沈阳道歉。他有选择,那就是要道歉或者不道歉。他现在选择的是不道歉。我看到网上一个说法,他要告我们诽谤,我们特别欢迎他来告,我们这么多人希望他把我们都告上法庭。然后我们法庭上见不就完了!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高岩自杀这个事实你个人了解到什么程度?
王敖:对高岩自杀情况的了解,就是我文章里所写到的,以及王宇根、李悠悠所写的。我们参加过追悼会的人后续还会发东西。现在李悠悠出来讲了,我们都肯定会全力以赴支持李悠悠。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大学同班同学,你跟高岩是非常熟悉的朋友吗?
王敖:我们95级本科的文科生,大一在北大昌平园区,所有的宿舍都集中在一个楼。男生住在一楼、二楼和三楼的一半,女生住在三楼的另一半,以及四楼和五楼。所以,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就是男女生宿舍实际上只是中间隔开,也是只有一个食堂,都是在一个很小的园区, 所以我们的感情是非常深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这次发出的文章中提到,高岩大一上学期状态比较乐观,下学期性情有些变化,你是在一些直接的接触过程中察觉到的吗?
王敖:那时候我作为一名男生不可能和每个女生都很熟。李悠悠是我们95级社会学系的,从中学开始就跟高岩是闺蜜,大学期间两人整天在一块儿,她了解的最多。从男生的视角,我是慢慢发现她有些不对。这次我贴出了一张高岩大一时写的文章,里面写到她以前很阳光,而且特别积极,要在学术上有大发展。用现在的话说,是非常用功,要成为学霸。
从她写的文章里我们感到,一个很积极向上又努力学习、待人非常和善、很关心其他同学的人,变得焦虑,痛苦,这当时让我们很吃惊,这不是她平时的正常状态。
中国新闻周刊:关于沈阳对高岩的侵害,你当时听说过多少?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的?
王敖:这方面的事情不可能和我们男生讲啊!高岩在整个中学阶段就没谈过恋爱。对这种事情,其实那个年代大家是不谈的。到底和谁有什么身体接触,这个没什么人讲。
中国新闻周刊:当时在同学间有怎样的传闻?
王敖:我大三左右就开始准备出国、考英语,我们回到学校以后,男女生是分开的,男生住男生楼,女生住女生楼,本身交往就变少了。我是听到我们系里男生当时在传,就是高岩去世以前就已经很崩溃了。而且,除了最后的自杀行为,之前还服过安眠药,还去医院,但这些都是我听说的,不是我看到的。这件事情当时大家都觉得很突然,一个人从状态不好到突然就自杀了。大家开始说这件事情。
中国新闻周刊:以你的了解,后来流传的版本中有多少真假?
王敖:一个信息一旦没有在最早的时候进行澄清的话,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版本,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它就变成各种流传。这个事情后来基本上流传了很多年,在北大中文系和汉语言研究界基本都知道这个事情,只是版本不一样。就是说,这种东西并不是有人在造谣,而是因为信息不透明。但是,基本事实就是李悠悠讲的,李悠悠是绝不可能说谎的,她俩闺蜜这么多年,实名站出来,又是女性,而且我们其他人的这种旁证也可以证明、支持她的说法。
中国新闻周刊:高岩自杀之后,对于沈阳是否在校内有过公开处分?
王敖:北大当时是贴过(处分公告),但我没见过,我们有同学见过,我们同班同学说系里贴了纪律处分,但是我没去系里看过。
中国新闻周刊:你们在实名举报的过程中有受到什么阻碍吗?
王敖:现在我们做的事情不完全是举报,我们并没有向哪个单位去举报。我们要纪念我们的同学,这是合理要求,而沈阳白纸黑字写出来,说这个事情好像和他无关,这个自然会引起我们的愤慨,我们都知道跟你有关,而且李悠悠等于说是一个人证,那你为什么现在说跟你无关呢?你的处分怎么解释呢?
(原题为:《专访“北大教授性侵事件”举报人:“欢迎沈阳告我们诽谤”》)
新闻推荐
新华社评论员又到清明时节,春雨洒落在浸染烈士鲜血的中华大地。在这慎终追远的日子里,我们向千千万万英烈致以深深的哀思、献上崇高的敬意。他们是生生不息的民族魂,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高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