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生
近日,教育部就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印发通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类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这意味着,自2014年12月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来,经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将退出历史舞台。
高考加分问题是近年来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在高考升学“分数为王”背景下,高1分就可以刷下成千上万人,少则5分、多则10分甚至20分的加分,无疑很诱人,一些考生、家长、学校因此铤而走险。 2014年,媒体曾披露北方某中学 “二级运动员”占当年考生近10%多涉嫌造假,最终被教育主管部门核实并严厉查处,其他地方也不时有“加分门”曝出,不仅让高考加分制度遭到质疑,也让教育公平的基石受到侵蚀。全面取消全国性高考加分,正是从源头上堵住形形色色的加分造假,回应公众热切期待,同时,作为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招,也折射出教育理念的更新。
更加注重起点公平。出台高考鼓励性加分政策初衷是让某些方面有特长或在某些领域有特殊才能的考生脱颖而出,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时代,它一定程度上让“一考定终身”模式有所改观。但当前,一方面大学教育已经“落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已成新时代课题,不仅要努力为个体打通发挥特长的通道,更要注重为群体铺设改善命运的舞台,不仅要充分激发人才选拔效率,更要注重公共教育起点公平。教育部全面取消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的同时,要求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向重点高校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也充分体现这一点。
更加注重全面成长。高考鼓励性加分被视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与升学直接挂钩、牵扯现实利益,某种程度上已被异化为高考加分的手段,而特长教育也被不少人误认为等同于素质教育。事实上,特长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且可以具备的,而不应只是少数学生的“专利”;培养特长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全面成长,而不应成为高考升学中的“终南捷径”。相关方面正是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提醒家长和学校校正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科学引导,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倘若颠而倒之,只会使所谓的特长教育成为增加学生负担的推手、阻碍素质教育的障碍。
更加注重多元发展。高考鼓励性加分一直以来都由教育主管部门认定,这种行政评价固然有其优点,如标准统一、操作性强、可信度高,但也导致学生特长与报考专业没有多大联系、高校对学生特长缺乏话语权、滋生权力寻租等问题。全面取消高考鼓励性加分不是不要特长、否定特长,而是把鼓励性加分项目纳入高校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之中,换言之,是把学生特长评价话语权交给高校,促使行政评价逐步转向高校自主招生。相关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办学定位、人才需求选拔学生,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特长、兴趣选择高校,特长才能得到充分施展空间,个体才能在擅长领域发展成才。而鼓励学生多元发展,正是世界一流大学育出世界一流人才的共同经验。
一分政策,九分落实。改革收到预期的效果,既有赖于政府、社会、家庭、考生不折不扣地执行,又需要及时适时调整,还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制度配套。随着包括全面取消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在内的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公平的基石会日益牢固,人才活力将持续迸发。
新闻推荐
新华社郑州4月2日电(记者刘金辉)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记者从河南省郑州市殡葬管理处获悉,自2008年郑州市首次举行公益植树葬活动以来,11年来共有1400余位逝者的骨灰伴随绿树,融入自然。郑州市殡葬管理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