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离开人民的创作一定会枯萎 □关仁山

来源:淮河晨刊 2018-03-14 13:10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学要有新作为。这对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提出更高要求。作家怎样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怎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怎样塑造新时代的典型形象,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怎样在文学创作领域进行艺术创新,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过去,我们在书斋里编织故事,可能也编得像模像样,但我曾反思和自问,什么叫有生活?什么叫有生活积累?生活贵在体验,生活积累贵在感情积累。故事可以编织,但感情是编织不出来的。我曾细细地追问自己:心中到底还有多少感情积累,真正了解农民吗?说不了解,不现实,但了解的还是以表面居多,未能深入到农民的内心,对他们复杂的喜怒哀乐也掌握不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和绿色生态理念已经在中国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京津冀协同发展、城镇化建设、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历史的丰富变化尽收眼底,但怎样认知与书写这场城乡巨变?我作为写农村题材的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做过一些探索,有收获,也有迷惘。我下定决心继续探索和寻找,生活是丰富的,只要生活在继续,突破口总会有的。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充沛的感情积极拥抱现实生活。有了深厚的生活积累,对时代生活进行了充分认知、理解和提炼,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经验。这样几个维度不容忽视: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对本土性的准确阐释;三是重视中国美学神韵,而传统意蕴和神韵多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四是发展中的中国社会的经验积累。这是摆在我们作家面前的新课题。直面现实是有难度的,现实有崇高,也有丑恶,但作家不能丑陋;人性有美好,也有疾患,但作家的内心不能阴暗。作家要有强大的爱心,热爱脚下的土地,热爱人民,作家要不断调整自己,有激浊扬清的勇气,还要有发现美好的能力,从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文学的方式回应这个时代,与自己所处的时代肝胆相照。

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心中应该永远装着人民,而离开人民的文学创作一定会枯萎。首先要培养对农民和土地的感情。劳动使农民具备了土地一样宽容博大的胸怀。他们一直都在土地上劳作,像是带着某种神秘的使命,土地一直在召唤着他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不曾失去希望和信心,这是内心的勇敢、力量和尊严。作家只有不丢掉普通劳作者的感受,才能懂得农民的喜怒、理想和希望。我们的文学需要诚实地回到人民群众中间寻找灵感,才会有力量、有风骨。

十几年来,上级安排,我在唐山故乡挂职副村主任、副县长体验生活;几年前,经朋友介绍,我在北京昌平曹碾庄和燕山深处的长城脚下白羊峪体验生活。其实,体验生活也是品读生活,品读生活就是品读自己。著名作家柳青说,作家要想塑造英雄,自己首先愿意当英雄。我希望自己能写出新时代的《创业史》,我的思路逐渐清晰,就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大背景,写河北农民的故事,塑造新的农民英雄形象。

我遇到过一位农民,他的故乡在燕山,人在北京打工。他的经历告诉世人,城里的农民融得进城市,也回得了故乡。这个回乡农民帮助乡亲们进行了一场脱贫斗争,后来演变成跟外国种子对抗,寻找我们中国的种子———大豆、土豆、玉米等老种子。燕山白羊峪一带的老种子基本绝迹了,他走遍燕山山脉也没找到,于是跟着亲戚找到太行山的涉县。他在涉县的老姑爷,死时带了一罐谷子进坟墓。按当地民俗,先用猪和羊领牲,哭灵三天三夜,然后才从坟墓中取出老种子,在燕山长城脚下的梯田里建起小小的种子库。这个事件感染了我,我多次回故乡燕山,三次去涉县,对这个农民进行采访。他是那样幽默、辽阔、质朴,他的精神是珍贵的。在燕山深处,我还找到一位种植苹果的农民,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他的内心,他坚持不用农药,即使苹果四年不开花,依然悲壮地坚持,终于用沼气液杀掉虫子,培育出了金苹果。这几个农民的故事成就了我在小说《金谷银山》里塑造的主人公范少山。范少山不为自己富裕,而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他身上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又蕴含传统文化的精神,他身上折射了我们农民的中国梦。他的故事本身有穿透生活表象、直抵生活本质的力量,同时具有温暖人心和激励人心的力量。是生活给予了我正面塑造人物灵魂的能力,感谢生活吧!

通过创作《金谷银山》,我分明感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中国乡村正在经历一场从没有过的变化。农民的命运和他们的心理变迁,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尤为丰富、生动。在新的躁动、分化和聚合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在形成。农民的故事、心理变化和命运起伏都将在这样的宏大背景下展开。从乡土里来,往灵魂里去,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通过塑造范少山这个人物形象来“落地”的。我想,只有从人性丰富多样的角度重新审视农民的行为动因,才能给乡土小说赋予新的生命、新的灵魂。让农民找到一种庄严的人生,在砥砺奋进的创业中站立起来!

新闻推荐

激发活力和热情——人大代表热议“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岳德亮王希)作为基层人大的一项工作创新,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近年来逐渐在我国浙江、河北等省份的部分城市铺开,引起了正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部分代表的关注。代...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离开人民的创作一定会枯萎 □关仁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