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英
“等我老了,就住在一个人不多的小镇上。房前栽花屋后种菜,没有网络,自己动手做饭,养一条大狗,每天骑自行车、散步,几乎不用手机。不打扰别人,也不希望被打扰。所谓的天荒地老就是这样了。一茶、一饭、一粥、一菜,与一人相守。”这是作家雪小禅的一段话,被人们疯狂转发和引用,我未能免俗。
那个人不多的小镇在哪里?身居江南城市,苏、浙、沪、皖小镇很多,我去过一些著名古镇,但都人太多,嘈杂。我也去过云南几个美丽小镇,现在也不再安静。
梦想中的家园,那朴素、祥和、安静的小镇在哪里?
最近读《镇上时光:20座欧洲小镇纯粹生活日志》一书,是工作在北京地铁一号线上的南京女人、曾在欧洲生活过的杨毛毛所著。对于旅行者,这是一本小镇指南;对于寻求理想生活的人,这是一本暖心的生活随笔。
20个小镇,分别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西班牙和法国,有的处在都市边缘,有的位居山谷深处,有的在地中海边,有的在莱茵河畔,各有历史和文化———荷兰莱顿有爱因斯坦的咖啡馆,意大利里米尼是古罗马中转站;各具特色和风韵———比利时布鲁日是中世纪的睡美人,法国博纳为葡萄酒王国……
同时,这些小镇也有一些共同特征———美。作者描写比利时布鲁日的一清晨:布鲁日迂回曲折于温暖的红砖老房中,丁香花从庭院高墙中微微探出头,教堂钟声在新鲜的空气中清脆响亮,白天鹅在清澈的河水中欢快地游荡;作者还在法国阿尔金黄的油菜地、绿茵茵的农田、茂密高大的梧桐树中寻觅梵高的足迹,体会他笔下那明艳而孤独、浓烈而悲伤的色彩,感受法国南部浓郁的生活气息……地中海、莱茵河,蓝天、阳光,教堂、古堡,处处有美景、美食,环境美、心情美。
静。作者本来要去圣彼得堡小镇,走岔了道,来到一大片白房子的安静村庄———比利时白村,于是在白村教堂、修道院、民居,到处走走,消磨一天静好时光。其他小镇也是古堡庭院幽深,运河小桥宁谧,鹅卵石铺就的街巷静悄悄。
慢。荷兰孤岛马铿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矮小的墨绿的尖顶板屋,保留中世纪的样子;德国小镇人工作时间似乎只有上午的一段,午后睡到下午三四点才起床,吃吃喝喝从黄昏至午夜;人们坐着马车在布鲁日街巷中闲逛;在法国博纳品尝啜饮红葡萄酒……小镇生活节奏缓慢,时光仿佛停滞,人们散漫、慵懒。
暖。荷兰莱顿河水潺潺,运河岸边搭起大帐篷,出售各种瓜果蔬菜,卖主低声细语地招呼生意,买家不温不火地讲价;爱因斯坦坐过的咖啡馆里侃侃而谈的是莱顿大学的学生……处处可见人与人之间平和相处,民风淳朴。
13世纪的建筑,14世纪的雕塑,15世纪的城堡,16世纪的街道--这些欧洲小镇,保留中世纪的繁华的痕迹,但没有被工业化染指,有的小镇没有霓虹灯,甚至没有路灯,仿佛独立尘世和时间之外,让人心生岁月静好的感叹。
而当下中国,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快速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高度工业化生活桎梏人性,人们被欲望推动、被物质挤压,奔波、忙碌,停不下来,实际空间和虚拟空间都充斥大量噪音、信息垃圾和精神污染。所以好多人幻想逃离,到远方,到异国,试图寻觅一片心灵的净土,找到理想的所在。但如果人蜂拥而至,别人的家园不也充满喧嚣和嘈杂?别人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不也被打破?就像中国一些有名的古镇一样,从人迹罕至到人满为患不过几年光景。
旅行,阅读,沉淀心灵,感受愉悦,寻找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在赞叹异国他乡美好的生活空间,羡慕别人理想的生活方式同时,需要思考一下:如何建设和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如何让梦想中的家园变成现实?
新闻推荐
“补贴”新政今年6月实施,大幅提升准入门槛新能源汽车加速“优胜劣汰”
日前,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现有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了完善,包括补贴标准、续航里程、技术要求等等。不过,新政设立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