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各种减负“礼包”信息扑面而来。学生睡不够就晚到校,学生早放学就帮托管,预防学生被欺凌就成立校园处置小组,还有禁补令等等,可谓服务“周全”。这些减负“礼包”良善初衷不容置疑。关键的是落地效能如何兑现以及长效机制如何确保。减负话题年年有,年年似乎大同小异。改变局面,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根,以学生的生长需求为本,以教育供给侧改革为根,或许才是根本。明确教育根本所在,减负的作用和意义才会到位。文/蒋时晓画/张文发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近日,在贵州省凯里市一栋家属楼前,一名3岁小女孩从5楼窗户坠落,生死一刻,正在楼下的49岁妇女陈忠平举起双手,徒手接住孩子,但她却当场被砸致重伤昏迷。“她救人时没考虑自己,我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