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萍乡3月4日电(时雨)“我们设立雷锋文化博物馆,就是希望雷锋精神能代代相传。人们到博物馆来参观,走进来学雷锋、走出去做雷锋!”4日,雷锋班第22任班长、中国雷锋文化博物馆馆长吴锡有在位于江西萍乡的中国雷锋文化博物馆内说道。
中国雷锋文化博物馆去年3月份成立,馆内共分为“相信雷锋、热爱雷锋”“珍贵记忆、崇高信仰”“雷锋文化、接力传承”“传承文明、提升修养”“高雅情操、美丽人生”和“小城大爱、放飞梦想”六个部分,展出的雷锋文化藏品,包括像章、茶杯、瓷壶、瓷像、生活日用品、邮票、火花、电影海报等,其中不乏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题词藏品,特别是1963年3月5日各大报纸头版头条刊登的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等珍贵藏品。
馆长吴锡有目前仍在部队服役,他收藏了上万件有关雷锋文化的物件。谈及来萍乡设立中国雷锋文化博物馆的初衷时,他说,2015年11月,江西萍乡一家连锁药房的总经理皮翃在辽宁抚顺听了他的一场有关雷锋的报告会,有着“雷锋情结”的皮翃被报告会深深吸引,此后,在交流交往中,吴锡有和皮翃二人结下了“雷锋式”的友谊。经过商讨,皮翃在萍乡的企业内专门开辟一块场地成立了中国雷锋文化博物馆,吴锡有则将自己所收藏的藏品全部无偿捐献到馆里。
在学雷锋日来临之际,博物馆的上空飘扬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吴锡有也特意从抚顺赶到萍乡,在馆内为参观的群众讲雷锋的故事。“很高兴能把雷锋精神的种子从东北带到这块红土地,在这里生根发芽、继续传承。”吴锡有说,这些藏品放在博物馆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光芒和作用,让萍乡人、江西人乃至全国的人都能感受到雷锋文化和雷锋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青稞是西藏最具特色的农畜产品之一,记者从我区农牧部门获悉,未来三年,西藏将大力推广由我区培育的优良青稞品种“喜玛拉22号”,加快更新换代步伐,充分发掘良种的增产潜力,提高青稞单产,确保全区青稞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