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传推广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活动于去年启动,经形式审核和初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等16个项目现已进入终评。
投票关注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
理学院于1936年6月竣工。作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中体量最大的建筑,建筑面积10120平方米,由5幢建筑组成,以主楼为核心,东西两侧副楼沿中轴线布局。
主楼采用八角面墙体和拜占庭式的钢筋混凝土穹窿屋顶,与南面的工学院(今行政楼)方形墙体和玻璃方屋顶相呼应,体现出天圆(北)地方(南)的建筑理念。
整体设计体现了“实用、坚固、中国民族传统式外形”的思想,严谨典雅,宏伟高大。建设手法中西合璧,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展现了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
历经了八十年的风雨岁月,理学院伤病满身,为了保护这一充满历史文化和艺术科学价值的优秀建筑遗产,201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理学院正式启动修缮保护。
最大限度保留文化遗产的历史信息,成为保护工程的核心思想。从项目方案的制定,到具体施工工艺的实施,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最小干预的原则。
项目施工中,文物专家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方案论证,尽可能采取加固、补强的干预方法进行修复。对已经灭失部分,按原始尺寸、材料、工艺进行复原、补配。附加于建筑的功能性设备设施,尽量避免开槽、打孔,采用明装明敷,严格控制对建筑的伤害范围。
经过修缮,焕发生机的理学院再次投入使用。蓝檐斗拱、窗槛飞甍,加上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国家文物里上课,不知不觉就会醉倒在知识与文化的氛围中。
保护传承优秀建筑文化遗产,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帮理学院拉票,则是珞珞珈珈义不容辞的责任。网上投票持续至3月20日,结果将供终评会参考。还等什么,快快投起来吧!
请关注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进入投票页面。
找到第11项:湖北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选中,点击最后的投票按钮即可。
(原题为《投票啦!武大理学院入围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终评》)
新闻推荐
法制网北京3月6日讯 围绕三大重点区域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整治违法排污、上收监测权、加大资金投入等多项措施齐发力,《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成功实现。据环保部有关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