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掘全面揭露了高陵陵园的主要结构,考古人员认定,曹操高陵并非“不封不树”,而是肯定存在地面建筑,不过后世曾存在“毁陵”行为,致使地面建筑荡然无存。
专家认为,本次考古发掘揭露的遗迹确认了高陵陵园及相关建筑遗迹的存在,并且可能是内墙外壕的结构。这些建筑遗迹的发现也说明高陵并非如文献记载的完全“不封不树”,而是肯定有地面建筑。
此次考古发掘证实了“毁陵”行为的存在。整个陵园揭露的垣墙和相关建筑都只剩基槽和柱础部分,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无存,且基槽和柱础表面都比较平整。基槽及柱础附近也未发现建筑废弃堆积如夯土块或者砖瓦等建筑遗物;柱洞中的基础石和柱子全部无存,柱洞边缘形成长椭圆形外扩的坑,可能是开挖取走柱子所留。陵园内部出土遗物极少,仅发现一块较大的板瓦残片,其余少量建筑构件如筒瓦板瓦碎片,发现在南部壕沟附近。考古发现的汉代陵园建筑如汉杜陵陵园、永城西汉梁王陵寝等都存在大量建筑废弃堆积,高陵陵园的这种现象相比之下显得比较特殊。专家推测,这种现象反映了陵园并非自然废弃或者报复性毁弃,可能与曹丕的“毁陵”活动有关。 (秦 华)
新闻推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交通运输方面改革,其中就包括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昨天下午,在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后,交通部党组书记杨传堂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谈到:收费公路的改革问题目前已经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