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孙振邱超奕
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委员认为,40年前,小岗村首创的土地包产到户,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盘活了农村土地经济,推动了农业发展,更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芝麻开花节节高,多亏咱一直跟着改革走!”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笑得眼眯成了线,说起过去搂不住话匣:40年前,他贴上身家,和小岗村其他17户村民按下“大包干”的红手印;40年后,土地流转,搞农家乐,拿股权分红,样样没落下!
前几年,村里号召土地流转,“中央给咱指的路,一准儿没错!”老严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现在,老严不仅每年可以收取流转土地地租,其余时候还能经营自家农家乐,每年有20多万元进账。“当年包产到户是为了解决温饱,现在集中土地是为了更好地致富!”
就在今年,村里又传来了改革的喜讯。2月9日下午,包括老严在内的近百名村民代表在大包干纪念馆前,领取了第一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
将来有啥打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村里打算抓住每年80多万人次的游客量,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游,争创国家5A级景区,让更多村民都能在家门口就业。
40年,从包产到户,到人人持股,再到乡村振兴,一家人,一个村,紧跟着改革的路子,追逐着新时代的脚步,继续当好改革的“试验田”。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东宣)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对2006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工作遵循开发区以产业发展为主,按照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