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向家长发出的倡议书。 网络截图
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挑灯夜战”场景,或将在浙江杭州逐步消失。
3月以来,杭州市上城区和拱墅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时间进行控制。其中规定,小学生晚9时以后、初中生晚10时以后,对于未完成的作业可以“拒写”,只需家长签字证明即可。
记者从两区教育局获悉,新政的出台,经过较长时间的论证期,其目的是减少低水平的重复训练,保证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其具体实施效果,则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配合。
两区同日呼吁“作业减负”
进入3月以来,浙江杭州两个主城区教育主管部门相继表态,对中小学生作业时间进行限制。
今年3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稿),要求“严格执行作业管理的相关要求”,提出通过优化作业内容和建立过重作业负担监管制度,科学精准布置作业,来“减负提质”。其中关于作业时间,上城区教育局明确提出,首先需要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要保证小学生晚上9时、中学生晚上10时能完成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下的作业”。每月还应至少设立一个“无书面作业日”。
此外,上城区教育局倡导教师自主编制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册、成套布置作业,而应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分层作业。
同日,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通过官方微信,发布一封名为《为成长,不熬夜;晚10时,不作业》的公开信。记者看到,公开信中称,“为进一步推进区域作业改革,为孩子留有成长的空间,结合专家的研究成果”,拱墅区辖区内的初中,将严守作业时间“二二三”规则,即初一、初二作业时间不超过2小时,初三不超过3小时,教师则应“避免布置无效重复的低水平作业,精选作业”。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中小学生作业时间进行限制,其目的是为改变过往学习中,“熬夜=勤奋”的观念,“刻苦学习并不是让孩子打疲劳战,孩子有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科学学习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
家长签字后可不做作业
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要提高课堂效率,“有些作业争取在课堂上完成。也希望家长支持、配合,督促孩子”。
记者从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获悉,上述公开信虽然是倡导性质,但得到拱墅区教育局、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拱墅区全体初中校长的联合署名。在具体实施上,对于晚10时后还没完成的校内作业,“建议选择不做,只要家长签字,第二天递交给老师即可”。如果是培训班等教育机构布置的校外作业,将同样对待。
学生作业少才能睡好觉
为何将晚10时作为作业完成节点?拱墅区教育局上述工作人员称,经过调查,拱墅区内63%的初中生在晚10时30分之前睡觉,37%的学生睡觉时间更晚。根据教育部在2017年制定下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的规定,要求“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初中生9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此倒推,假设中小学生平时每天上午7时起床,则应当在晚上10时之前睡觉。“从现实情况来看,初中生远比这个时间睡得更晚、起得更早。睡眠不足已是一个普遍现象,相关数据看,初中生有70%以上感到睡眠时间不够。”
杭州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莺表示:“推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标准,也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记者注意到,2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科学合理安排小学生上学时间,保证小学生充足睡眠”。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据人民网报道,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在回答记者有关“房地产税法进展”问题时表示,目前正在加快进行起草完善房地产税草案,争取早日完成提请常委会初次审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