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为中外记者在会场采访。
◎两会热点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随着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3日下午在北京开幕,中国“两会时间”正式开启。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两会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海外舆论普遍认为此次两会将为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古巴拉美社报道说,有超过3000名中外记者前来报道此次中国两会。这一数字充分说明,今年的两会格外受到媒体关注。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说,国际舆论对今年两会的关注点将更多地聚焦于一些重大议题。
俄新社的报道指出,中国已步入新一轮改革周期,一些重大变化正在发生。中国领导层将实施他们认为最优的政策。
墨西哥通讯社报道说,随着两会召开,中国开启年度最为重要的政治时刻。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也赋予这次会议特殊意义。会议期间,中国将勾勒国家未来发展方向,描绘中国的未来发展蓝图,并出台具体切实的实施举措。
《印度快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中国两会期间作出的政策决定是由中国长期发展的内外目标所决定的,与此前政策相比既会有一定延续性也将有变化。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目标是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为人民谋求更多福利;从外部看,中国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政策调整是客观必要的,可以说是在长期发展目标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体现。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主任约恩·沙利文的话报道说,包括制定监察法等在内的一些重大举措将助力中国的反腐行动,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说,今年两会期间将审议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受到各国的极大关注。
英国路透社的报道聚焦两会期间可能出现的经济改革新举措、国家机构改革等内容。文章认为,确保经济平稳、防范金融风险是今年中国两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而随着经济发展,适应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和社会管理等现实需要,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日本共同社表示,将继续关注中国政府在经济领域会推出哪些改革方案。
作为一名多次报道中国两会的外国记者,《爱尔兰时报》资深记者柯福德表示,他非常关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新布局、新政策,希望了解十九大精神如何在本次两会中得到体现。
新闻推荐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4日上午11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的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张业遂表示: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是中国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