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世事茫茫,何必奔忙——读沈复《浮生六记》

来源:黄山晨刊 2018-02-14 16:58   https://www.yybnet.net/

□高中梅

浮生愿许红颜笑

沈复,清代文学家。他一生没享受过荣华富贵,也没有风云大事,出生在幕僚家庭,会画画,能以此谋生,还颇有知名度。他周边是简简单单几个家人,为着柴米油盐而奔波。当然,具有文艺情怀的他,也会泛舟烟湖,吟诗作画,而且好在娇妻芸娘也是个文艺女青年,能懂夫君的情怀,也能唱和,虽然生活在贫困当中,却也沉浸在美好的情感和艺术世界里。

这平凡的一切,在沈复看来,是很传奇和美好的,于是他怀着深情的笔调写下这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部书大概是在1808年左右完稿的,当时的沈复45岁左右。此时,与其说《浮生六记》是自传散文,不如说是一部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一封绝美情书。与其说它是一封绝美情书,不如说是一部凄美的爱情小说。

全书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沈复和妻子芸娘红粉结伴,享受论诗谈书、焚香赏月的趣味生活。在清贫的岁月里,夫妻二人即便卖画为生,也知足常乐、恬淡自适。芸娘自认“顽劣”,女扮男装与沈复出游,夏日和他携手田园,互相打趣取乐,日子清贫,但快乐且知足。

共度此生袖添香

七夕之夜,沈复家中虽然没有奢华场面,但也不乏诗歌情怀。芸娘和夫君观看一轮皓月,满天银河,“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千”,于是芸娘由此及彼,感慨地说:“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由两人的恩爱,想到天下人的恩爱,这情怀不是一般的大,在学问上能举一反三,在情感上未尝不可如此,这样的娘子,难怪沈复钟爱一生。

可是,世事无常。他们遭家庭变故,最终颠沛流离。沈复和芸娘艰辛走过那段岁月,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可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最终阴阳两隔。自芸娘走后,沈复孤苦一生,寄情山水,最终去向成谜。一个真实的记忆,一段美好凄婉的爱情。这本书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它切切实实地让人相信爱情的存在吧!

沈复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一辈子没有取得过功名。正因为对功名富贵的看淡,所以在沈复眼中,最繁琐的生活也充满着情趣。夏天的时候,他故意把蚊子留在蚊帐里,用熏烟去熏蚊子,一时间蚊帐里云雾缭绕,蚊子飞舞,在杀蚊的同时,他把这个想象成仙鹤在云雾中飞翔的场面,“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独留此文身自清

1825年,沈复寂静地去世了,除了亲友,世上没有人想起他,怀念他,凭吊他。又过了半个世纪,有个叫杨引传的文人在苏州的一个书摊上,随手翻阅了一本破破烂烂的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天啦,这书太好看啦,简直欲罢不能。作者是谁?沈三白?此人是何方神圣,杨引传在苏州城里四处打听,结果就像在打听一个火星人似的,没人知道他,没人注意他。唯一能确定的信息是:作者已经去世半个世纪!

不能让这么好看的文字永远埋没下去,虽然只有“四记”,杨引传依然决定出版此书。光绪三年,也就是1877年,他把这部《浮生六记》刊布出来了。事实证明杨引传的眼光没有错,书一出现,立马引来粉丝无数,一时间市面上脱销,洛阳纸贵。100多年过去了,《浮生六记》至今仍畅销不衰!这部经典古文,以“有趣”“自在”“甘于淡泊”的古典生活美学的心态为主旨,在当下或是一股可涤净内心的清流,读后的确能让人神清气爽!

新闻推荐

专列送快递员返乡

2月13日,一位快递员在专列内展示车票。当日,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平台菜鸟网络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组织的快递员专列G4039次在北京西站发车,经石家庄、郑州东等站,终点至洛阳龙门站。近600名快递员及家...

相关新闻:
“抓烟机”2016-02-06 00:00
猜你喜欢:
瑞狗迎新春2018-02-14 00:00
春节别忘远离赌桌2018-02-14 16:58
评论:(世事茫茫,何必奔忙——读沈复《浮生六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