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涛春节给小孩子压岁红包是传统习俗,也是人情往来的方式之一。但近年来,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压岁钱也持续水涨船高,成为一种节日负担。如何让压岁钱回归传统内涵,值得我们深思。
时下,即使在农村,一个压岁红包至少也得一二百元,给少了感觉“拿不出手”,也会被人瞧不起。众多亲戚朋友的孩子每人发一个,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是刚结婚尚无孩子的年轻人,本就积蓄无多,红包“只出不进”,压力很大。有孩子的家长,虽然算是“有出有进”,但是往来账目需要算好,微妙平衡需要把握好,钱转来转去,人情味成了“人情债”,没意义又费脑筋。老年人压力最大,给孙子孙女压岁钱,动辄就得千儿八百,再加上其他晚辈,不少人过个春节一个月退休金就没了。
人情人情,贵在“情”,不在钱。压岁红包若以厚薄论高低,就会异化变味,从寄托美好寓意的民俗,变为惹人厌烦的陋俗。同时,压岁钱数额过高,会激起孩子的攀比心理,也与崇尚节俭之风背道而驰,甚至有可能被一些人用来搞灰色交易。当前,各地都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过春节,积极培育文明、环保、节俭的节日新风尚,应以此为契机,努力倡树健康理性的“红包观”,为传统佳节减减负。事实上,在一些南方发达地区,尽管人们收入很高,但压岁钱反而不多,特别是广东,春节红包重彩头,不重多少,大多数红包仅仅为五元、十元,多发几个也不会“伤筋动骨”。
人情往来越轻松,人际关系就越单纯,越容易维护好。让压岁红包回归本来面目,文明又喜庆,利人也利己,既提升大家过节的幸福指数,也更能体现出别样的中国温情。
新闻推荐
强化问题导向 坚持立行立改 市国资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本报讯(记者刘梦霏)1月23日,市国资委召开2017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黎云出席会议并讲话。听了大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后,黎云指出,市国资委党委领导班子要全面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