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生
大雪一场接一场,这对于江南来说并不多见,我生活的城市江苏句容市有些年份几乎见不到雪,即使下雪,也是象征性地草草收场。今冬的大雪如约而至,踏着嗖嗖的寒风,迈着轻盈的步履,以一种优雅的姿态来了。紧接着,雪漫天飞舞,舞得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冬天瞬间变得湿润而富有灵气,变得有情、有味、有境了。这可乐坏了句容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踏雪、赏雪、玩雪。葛仙湖公园最是好去处,因为那里人文景观多,景色又优美,堪称市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公园内恢复的大圣塔、三台阁、华阳书院等古建筑,在我的眼里,塔就是一支笔,阁像一副笔架,湖似一方砚台,书院如一叠宣纸,在飞雪到来时刻,正下“笔”如神,泼墨挥毫,染出一幅幅饱含诗意画面,描出一篇篇丹青清雅之作。
近百米的巨“笔”开始灵动起来,九级琉璃瓦面已被白雪覆盖,影影绰绰。飞檐翘角下悬挂的铜铃随风摇荡,发出叮叮当当之声,清脆入耳。
“笔”正书写着公园的前世今生。葛仙湖从郭西塘演变而来,郭西塘顾名思义即位于城西的一方池塘。因句容是仙翁葛玄、小仙翁葛洪的故里。为纪念这两位历史名人,后更名为葛仙湖。
松竹梅在“笔”下,傲骨凌雪,楚楚动人。雪松上有了积雪,才谓之雪松,才愈加苍翠挺拔。雪穿越竹林,打在叶上,脆生生一片清雅,雪地上疏影横斜,雅韵顿生。雪花晶莹洁白,梅花枝头绽放,一片雪点点黄,梅雪欲争春。“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丝丝缕缕暗香飘过,还是一枝梅影更胜一筹。这“岁寒三友”图,被描得有声有色。
树在画中是断不可缺少的。香樟撑起了巨大的伞,满满的绿叶终究遮不住狂舞的白雪。杉林中的叶尚未落尽,树影婆娑,抑或等候簌簌飞雪,不经意间,枝桠上已是一坨坨雪,湿润了枯枝,浸染了一颗久盼的心。雪似乎特别眷顾湖岸的树,带着万般柔情,轻盈而来,落满枝头,似梨花盛开,竟把枯枝瘦影妆扮成玉树琼枝,如此迷人。柳树却甩起她的丝丝长发,在风雪中舞动,洗涤尘埃,以洁净的身躯迎接嫩绿初现。
石牌坊一侧,书院这“宣纸”上早已画好了脊饰、马头墙、花格窗,时光仿佛穿越千年。原本的粉墙黛瓦,被雪勾勒得素色雅致,更添书卷之气。
几只鸟也被这银装素裹惊艳了,或在树上跳来跳去,看雪飘飘渺渺;或栖息在枝头,静听雪打叶的韵律,画面由此而生动起来。
雪一个劲地曼舞,笔也不住地挥洒。湖面淡烟微澜,亭台楼阁,迷离朦胧。“三潭映月”幻化成“三潭迎雪”,尽展曼妙身影。漫步九曲桥,栏杆如玉砌,通往的湖心亭,宛如亭亭玉女,风姿绰约。在亭下的人正看雪的潇洒姿态,听雪落水中的清音,沉醉于宁静与淡泊之中。
这雪浪漫了天地,浪漫了葛仙湖,也浪漫了游人。打雪仗的兴致勃勃,回味童年的快乐;堆的雪人,活灵活现;拍雪景的不断变换角度,陶醉在镜头之中。几位穿着汉服的女子在湖边拍照,红色的宽衣阔袖,为满湖的水墨色增添了一抹亮色。
广场上,人们踏着雪,什么话也不说,单聆听嘎吱嘎吱声响,看看身后串串脚印,就已足矣。拱桥上,情侣们相互依偎,任晶莹剔透的飞雪轻柔地飘落发间,化为温情的点滴;掬一捧雪,抛向天空,任雪落在脸颊,化为缠绵的清泪。此时此景,不免让人遐思“断桥残雪”之意境。
雪是冬日的精灵,是报春的使者。雪至冬将尽,雪融春水生。雪飘在脸上,起初感觉凉意,继而感到温暖。从中,我分明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嗅到了新年的味道,嗅到了丰年的芬芳。
新闻推荐
孔飞力(居中者)2018年2月11日是美国汉学家、原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孔飞力(PhilipA.Kuhn)教授逝世两周年的日子。孔飞力所著《叫魂》(Soulstealers)《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OriginsoftheMo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