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节前“慰问”重点在“问”

来源:榆林日报 2018-02-10 11:10   https://www.yybnet.net/

眼下,春节将至,各地慰问困难群众的活动又掀高潮。领导干部在春节之前去困难群众家中走一走,带些米、油、棉被等慰问品,送个红包,确实解了不少困难群众的一时之困。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领导干部慰问困难群众的时候,“形式主义”的“调子”很重,为群众所不喜:有的为了送少量的慰问品或慰问金,竟然几辆轿车开道,十几人作陪;有的到了困难群众家中连板凳也不坐一下,只简单地说上几句客套话,将事先准备好的慰问品“一发了之”,几分钟就算完成了“任务”;有的喜欢“作秀”,大搞“慰问仪式”,劳民伤财……

其实,慰问慰问,不但要“慰”,更要“问”,这才是“慰问”的初衷和目的。问什么?笔者以为,要“问需求”、“问思路”、“问发展”,做到“三问”于民。

其一,问需求。要问问困难群众家中还缺少什么,并“按需”给他们送一些生活必需品,才能真正“慰问”到位。其二,问思路。要多问问困难群众贫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多帮助他们想想来年家庭经济增收的思路,看看什么是适合其家庭经济增收的,并做好长远的规划。其三,问发展。光靠每年政府部门在慰问时送些钱物,并不能彻底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有可能会陷入“年年慰问年年困”的怪圈。因此,要使慰问活动达到目的,收到实效,就要变“输血”为“造血”,施之以策,授之以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家庭脱贫。

总之,“春节慰问”要切忌“形式主义”,只有做到“慰”而有“问”,才能真正帮助困难群众早日摘掉“贫困”的帽子,告别“慰问户”。

(据光明网)

新闻推荐

红灯高挂迎新春

2月9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人民路,一名女孩从挂满红灯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外走过。春节将至,各地大街小巷挂起大红灯笼,营造出浓浓的年味。新华社发(李瑞昌摄)...

相关新闻:
单联续对三则2018-02-10 11:10
猜你喜欢:
评论:(节前“慰问”重点在“问”)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