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据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向记者介绍:这家研究所研制出能够利用体温发电的新材料。研究团队预计,未来5年,这种新材料就可以实现商业化,为蓝牙耳机、健康监测器、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在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邰凯平研究员向记者介绍了这一新材料:不足一指宽、0.1毫米厚的单片灰色软质薄膜,贴在人体手腕处,所连接的测量电表上立刻显示出有明显输出电压。
邰凯平说,使用人体体温发电时,体温与环境温度相差15摄氏度左右时可实现微瓦——毫瓦量级发电量,发电效果随着温差的增大而提高,特别是当人体运动时消耗生物化学能产生热量或是北方地区室外年平均温度低于20摄氏度的时候。只要有温差存在就可以发电,体温高于环境温度或是环境温度高于体温都可以。
据了解,随着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发展,国内外科学家近年来开始关注柔性热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
让手机不再怕热!
专家研制耐340℃高温元件
据新华社电 不少人都遇过手机电脑因过热而关机的状况,南京大学一个科研团队开发的“三明治”结构电子元件可以在340℃高温下稳定工作,目前已在中美两国申请专利,有望较快进入应用阶段。
据团队带头人、南京大学缪峰教授介绍,这种元件由石墨烯在两头作电极,硫氧化钼作介质层夹中间,因此被形象地比作“三明治”。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9日称,2018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生产的早籼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