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往往是铺张浪费现象最为严重的一段时间。不少人在潜意识里觉得,辛苦操劳了一年,应该趁着过年的机会犒劳一下自己,享受享受、放松放松。于是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红包、礼物、聚会等各种开销源源不断,人情消费水涨船高,“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一个春节下来花费动辄上万,原本团圆喜庆的春节变成了“春劫”。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精神需求和实际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去年年底召开的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实施细则》,对厉行勤俭节约提出了新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节俭的认知和态度,能折射出其价值标准和文明程度。毋庸讳言,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节日市场更是供应充足,品种齐全,繁荣稳定,但这并不能成为铺张浪费的借口。人民是否节约节俭,也不是生活是否富足安逸的标志,而是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的体现,甚至可以从中预见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从文化意义角度看,传统节日既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它以礼拜天地祖先、团聚亲邻朋友等各种习俗为载体,培育亲情友情,和谐社会关系。在这种意义上讲,礼物的轻重、红包的大小、菜肴的丰俭,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重要的是精神纽带的维系与伦理关系的更新。我们完全可以摒弃“面子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消费”等心理,树立起理性、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和人情观,自觉抵制大办宴席、大派红包、大吃大喝等不良风气和不健康的过节方式,不搞攀比、不讲排场,少些迎来送往,少点觥筹交错,多陪伴父母家人,多增进邻里友爱,共同弘扬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中国年文化,尚俭戒奢、移风易俗,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培育文明节俭、喜庆祥和的良好社会风尚。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文明理念、绿色理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弘扬家庭优良传统,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热热闹闹过春节,节俭文明过春节,过一个环保节,过一个健康节,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文明新年!
吴仕平
新闻推荐
今天,长沙多位市民的朋友圈传出视频,称一小车司机行至长沙劳动中路卷烟厂附近时,疑似和牌照湘AK0C61凯美瑞小车司机发生口角,随后,驾驶凯美瑞小车的男子竟然拿出砍刀,口吐脏话,提刀威胁。视频画面显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