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 倪元锦)尽管1月北京“初雪”来过,但雪落痕轻,南郊观象台连续“无有效降水”天数已达108天,将有望改写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长“无有效降水”天数。这个冬天降雪掠过全国多地,为何独独绕过北京?放眼全球,北美、欧洲、东亚先后遭遇极寒天气,我国东北的低温逼近历史极值,这个冬天缘何如此冷?气象专家指出,这是因为海温上升、北极变暖。
“记录是否为有效降水日,北京均以南郊观象台为代表站,而不是全市平均情况。这个冬天,北京初雪也确实来过。”北京市气象台气象服务首席预报员杨洁说。
按照《北京地区初雪日定义》,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首个降雪日为“初雪日”:北京全市20个人工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城区5站(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城区5站中的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且至少1个站降雪量大于等于0.1毫米。
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长“无有效降水”的天数是114天。近十年,其最长“无有效降水”的天数为108天。
中科院大气所1月中旬发布海洋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是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热的一年,海洋变暖已发生在绝大部分海域,大西洋和南大洋是海洋变暖最为迅速的海区。
北极涡旋,简称“极涡”。它常年存在,就像巨大的锅盖,把冷空气压在北极,让北半球的冬天,不至于那么寒冷。
专家指出,北面,是来势汹汹的“极涡”,带着冷空气南下;南面,是蓄势待发的“南支槽”,引导着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向北输送。这两股势力,在我国中东部相遇,冷、暖气流交汇——温度合适、水汽充沛,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降雪和低温天气由此形成。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廖岚钧通讯员章利军胡智慧报道马钢煤化工板块改革重组又有新动作,1月30日,马钢将原煤焦化公司组建为炼焦总厂和马钢化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组建的马钢化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在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