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2月7日,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行诉解释》),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应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案和在裁判文书中载明,并可以建议有关机关依法作出处理。(详见今日本报封4版)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已20多个年头,很多地方还存在“民告官不见官”的现象。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三条明确了“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全国不少地方负责人出庭率有所提升,但也有的地方“不升反降”。
官员为什么不愿出庭应诉?除了工作忙碌程度、认识深浅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制度设计。那些出庭率比较高的地方,都是地方制定了刚性的制度,既有定性要求,又有量化要求,还有严厉的追究制度。例如,江苏规定3种情况下一把手必须出庭;广州规定一年在5件行政诉讼案件中负责人至少出庭2件;郑州中院给行政负责人没出庭的金水区政府下发司法建议书,要求追究行政责任。而出庭率下降的江西省则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可以委托分管负责人出庭、其他工作人员或行政机关以外的人员如律师出庭。
对“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作出具体的解释,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的情况,明确违法的处置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行诉解释》把法律中的一句话变成若干条文之后,就能增强行政负责人出庭的确定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那些已经制定具体规定而且符合《行诉解释》的地方可以找到法律依据,而那些没有制定具体规定,或者本地的规定过于宽泛的,就应该对照《行诉解释》的要求作出修订,由此必将促进全国行政负责人出庭率的提升,从制度设计上解决“民告官不见官”的状况。
新闻推荐
■任万杰雾凇岛?地理位置: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特色:雾凇最集中之地雾凇岛是松花江面上的一座小岛,环岛沿岸有乌拉街镇韩屯、曾通屯等村落,这里是雾凇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观赏和拍摄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