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红的、白的、黑的……颜色真不少;能坐、能放、还能装,用处可谓全。近日,春运“神器”塑料桶火了,有人认为是纪念品,有人认为可当水桶,还有人说能当凳子。行色匆匆的旅客中,有人轻装简行,有人大包小包拎着红的、白的、黑的、蓝的等各色塑料桶,这款“春运神器”到处可见。
(新闻来源:《新疆晨报》)
点评:如果我们有心回忆的话,在春运的历史上,还有过其他的“春运神器”。网上很多人在追忆自己随身携带过的“春运神器”,马扎、报纸、蛇皮袋、方便面、大雪碧……都是一些并不十分高级的东西,却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回忆。有网友表示,说多了都是泪,想多了都是笑。
看的人感到愉快,只有提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辛酸。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很多人来说,回家其实是一次轻松之旅,手上一只行李箱,身上一只旅行包,已经足够装下所有的行囊。即便过年有着丰富的仪式,但在携带的手机里,也能够穷尽一切。对于那些拎塑料桶回家的人来说,何尝不想这么轻松、这么潇洒?但生活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运神器”。人生不同,“春运神器”也不同,有些人是旅行箱,有些人是塑料桶。这告诉人们,“春运神器”里有复杂的现实,这个社会有光亮的一面,也有沉重的一面。
当然,“春运神器”里也承载着诗和远方。这里的“远方”,当然是指家,而“诗”,则是这一年的生活。现在,很多人向往着“诗意人生”,以为这是一种轻松的成功的人生,其实人生有不同,诗也有不同,有一些诗是沉重的。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郭美玲跨入2018年的门槛,站在新的时间节点回望2017年:“脱贫了”“住上新房了”“生态环境更好了”……看到的是一组组生动的热词、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带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