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郭美玲
跨入2018年的门槛,站在新的时间节点回望2017年:“脱贫了”“住上新房了”“生态环境更好了”……看到的是一组组生动的热词、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钧,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泰钢不锈钢生态产业园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把服务和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区”悄然崛起。
精准脱贫暖民心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泰钢不锈钢生态产业园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的工作思路,在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特色种植、手工类加工等扶贫项目基础上,制定农村贫困家庭帮扶办法,实施“雨露计划”及金晖助老项目,通过政府兜底解决贫困户温饱、住房、教育、医疗问题。
为彻底拔出“贫困根”,产业园围绕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收入这一目标,利用省公益事业基金在黄梁坡村建设产业园扶贫开发培训基地一处,截至目前,共组织扶贫工作人员或贫困人口培训班5期,提高了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和素质,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感谢党,感谢政府,俺们才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这不,快过年了,前两天领导们还拿着面拿着油来看俺,俺心里暖和着嘞!”刘家庄村刘善林说。
“城中村”改造惠民生
雪后初霁,大地清冷。走在胜利佳苑小区内,一幢幢高楼在蓝天白云下整齐地排列开来,一条条柏油路直通小区的前后门。“俺们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明年这个时候俺们就在新房子里过年咯,真是没想到,这个年纪还住上楼房了。”李梁坡村陈大娘说。“住有所居”是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为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产业园本着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原则,实行由政府主导,平台运作的新型“城中村”改造模式,不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据了解,2017年产业园共有四个项目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其中张家洼安置二期项目接近完工,南山子安置区、泰钢同心家园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李梁坡安置区主体正在进行装饰装修施工。“2018年我们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规划先行、连片开发的原则,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使更多群众告别‘老破小\’,开启新生活。”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朱向泉说。
城市建设顺民意
物质生活丰富了,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2017年以来,产业园连出实招,努力擦亮市容村貌。对大洛庄、北王善、北王家庄等村庄道路进行改造,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新增胜利北路公铁立交北、永兴西路、嘶马河上游等绿化面积约4万平方米,完善胜利北路、永兴西路等道路照明设施,全面改善城市容貌。“现在路是越来越宽、越来越好走了,以前下班的时候这段路是黑的,总是出很多事,现在这路灯这么亮,家里人放心多了。”家住大芹村的吕大哥说。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若有所需,政就有所为。在以民为本的大民生事业中,产业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新的一年,将更加倾心、倾情、倾力,让百姓感到安心、舒心、暖心,切实增强百姓获得感。
新闻推荐
为了加快改善省会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全市大气污染治理系列安排部署,日前,省会出台《主城区涉及气味的企业(点位)排查整改工作方案》,要求今年6月底前全部问题完成整改,明年10月前有关企业搬迁完毕。涉V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