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京2月5日电近日,人社部公开了集中治理工作查处的药品流通、环评、建设、专利代理等领域“挂证”人员名单及典型案例。
职业资格“挂证”是指将本人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违规挂靠到非工作单位名下,以获取报酬或谋取其他利益的行为。去年4月,人社部印发《关于集中治理职业资格证书挂靠行为的通知》,会同住建部、环保部、食药监总局、知识产权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集中部署打击药品流通、环评、建设、专利代理等领域的挂证问题。
通过此次集中治理工作,相关从业人员、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初步实现了由“不敢挂”“不能挂”到“不愿挂”的转变;全社会对挂证问题及危害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初步形成了共同关注挂证问题、共同参与挂证治理的良好局面,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各部门深入分析挂证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针对行业性资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之处,开展针对性修订完善,减少或取消单位资质对职业资格的要求,从源头上清除挂证问题滋生的土壤。
下一步,人社部将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深入推进职业资格领域改革,保持打击挂证行为的高压态势,实现职业资格挂证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新闻推荐
据新华网报道记者6日从最高检获悉,备受社会关注的“南京爱德美幼儿园教师虐童案”经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公安机关侦查终结,近日移送栖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2017年11月初,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爱德美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