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照片:定格旧年俗的魅力

来源:黄山晨刊 2018-02-07 14:51   https://www.yybnet.net/

□钱国宏

多年来,我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多幅规格不一、反映春节习俗的黑白老照片,它们像录像机一样,记录了春节的历史行程。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小时候,每到春节,孩子们最盼望的有两件事:放鞭炮、穿新衣服。我收藏了两幅反映这一年俗的老照片。照片上,孩子穿着父母刚刚给做的花衣服,满脸笑开了花!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笑,是物资匮乏年代孩子们对“幸福指数”的理解。另一幅照片是几个孩子在雪地里放鞭炮,一群远远地观望,一个战战兢兢地去点捻。那种既兴奋又胆怯、既小心又急切的心情跃然“片”上。

逛庙会、赶年集,是过年的“必备节日”。我收藏了多幅《赶年集》照片。照片上,人群在摊铺拥挤、商品琳琅满目的集市里鱼一般钻来挤去,选购着各式各样的年货。从烟袋嘴儿到笤帚疙瘩,从冰糖葫芦到歪把冻梨,从深海的鱼到浅滩的虾,从江南的桔子到塞北的毛毯……一字铺开,应有尽有。一堆堆、一行行、一趟趟,吆喝声此起彼伏,看得人是眼花缭乱,听得人是心旌摇荡。买年货的人摩肩接踵,大人拽着孩子,孩子扯着大人,全家人拿着单子,从前摊逛到后摊,从后摊又转回前摊,一项项选,一样样挑,肩扛着,手提着,腋下还得紧紧地夹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时,家家要购买年画、贴对联。我收藏的《写对联》的照片很好地诠释了这一主题:炕上放着方桌,一家人围着“秀才”,看他当场写对联。红红的对联贴在了大门外,泛着油墨香的年画贴了墙,家里家外,因这几处点缀而顿时变得年味十足,生机勃勃。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游子千里跋涉回家过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吃那顿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过年时,全家人团团围坐,老少同席,其乐融融。天伦之乐、人情冷暖,全在这一张《团圆饭》中了。我收藏了几张《团圆饭》的老照片,整幅相片构图自然,人物情绪饱满,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节日氛围。看着照片,一幅幅团圆饭的镜头浮现在脑海中:主食是“枣米粥”——枣,寓意一切“赶早”;小米,代表了粮食,寓意来年五谷丰登;一盘熘豆腐,寓意家人都有“福”;一盘炒菠菜,寓意鲜菜四季常青;一条炒粉条,寓意将各种福分缠络起来,伴随家人;一盘煎鱼(或炖鱼),寓意全家人在新一年里“连年有余”;一碗红烧丸子,表示合家团圆……

“读”着这一张张记录着春节行程和演变的黑白照片,如同行进在东方古国民俗文化的长廊里,真可谓沉醉其中,乐不思蜀,欣赏这些年俗照片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闲暇时,和家人、藏友们一起“读”着这些老照片,我们的思绪立刻回到了往昔的岁月中……

新闻推荐

“柳”的文化意象 张 坤

中华文化与“柳”源远流长,翻开卷帙浩繁的古代诗歌,浓浓的“柳”香便扑面而来。苏堤的柳,柳江边的柳,隋堤的柳,灞桥的柳;杜甫的柳,柳宗元的柳,柳永的柳,姜夔的柳等等。柳以其轻盈低垂,柔媚婀娜引得历代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照片:定格旧年俗的魅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