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
资治通鉴》标点本初版于一九五六年,到了一九七二年,中华书局准备重印,委托吕叔湘等几位先生对《通鉴》的标点做一次全面检查。吕叔湘把检查时发现的标点错误整理归类成三十个问题,写了一篇《资治通鉴标点琐议》,发表在一九七九年的《中国语文》上。
吕叔湘在这篇文章前面的说明中只说“委托我们几个”,并没有说哪几个。在后面举的例子中有丁声树和俞平伯校读的结果,俞平伯有四条,可见丁和俞当年都参与了《资治通鉴》标点的校订工作。孙玉蓉编纂的《俞平伯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中没有记录这件事,但俞平伯与叶圣陶通信集《暮年上娱》中有提到。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六日,俞平伯致叶圣陶信中说:“近得新印《资治通鉴》二十册,可以遣日,阅讫当待来年。”三天后叶圣陶的回信说:“见提及新印‘通鉴\’,忆起叔湘举以告王泗原之纠正断句之误若干条,中有一条系兄所指出。兄与叔湘看过一遍,其功不小。”
第二年二月十五日,俞平伯写信给叶圣陶说:“顷阅《通鉴》第八册,昔年弟曾稍校过,而标点之误如故,岂未看,或坚持己见欤。”吕叔湘那篇文章中说:“我们把检查的结果交给编辑室,其中多数都蒙编辑室采纳,在1976年重印的本子上一一改正。”大概俞平伯说的那些“标点之误”,正不在这被采纳的多数中。俞平伯在重读时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七八年五月九日致叶圣陶信中说:“又读《通鉴》卷二一六记唐府兵制胡注:‘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胡禄\’,箭袋,稼轩词中即有之,而今点作‘人具弓一,矢三十’,以胡禄连下为‘胡禄横刀!’即不知胡禄之义,一兵三十支箭,岂能够用?”我查了手边的《资治通鉴》,为一九八六年版,第十五册六八九五页仍是“胡禄”连“横刀”。
俞平伯七九年读到《中国语文》上吕叔湘的文章后,对叶圣陶说:“弟曾同阅‘鉴\’文,故颇有兴趣。”
新闻推荐
为山里娃插上科技的翅膀 首届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中小学生科技冬令营成功举办
首届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中小学生科技冬令营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