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迟锐
●刘勇
每年的春运都按时开始,在过年回家的漫漫路途中,每个人都要经历自己的春运,很多人在囧途的故事也在每个春运发生着。
回忆起自己经历的春运,刘勇说,他有很多的春运故事,不知道从何说起,说起春运两个字,他脑子里就立刻浮现拥挤的画面,尤其是忘不了自己挨挤的一幕幕,不管是买票还是乘车。
刘勇毕业于南方一所高校,他回忆,因为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为了省钱他每趟行程都是乘坐从连云港开往汉口的“绿皮车”,然后再倒车,返程就乘坐从汉口到连云港的火车。
春运买票难每年都有新闻报道,刘勇说,刚开始没有经验,他也跟同学们一起去火车站排队,经常是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买票就搞得他精疲力尽。后来学聪明了就找车票代售点,代售点加收10块钱的费用,但是省去了自己坐车去火车站买票的辛苦,而且,代售点就在学校附近,骑着自行车就到了,“要是坐公交车去火车站,来回也得4块钱。重要的是,代售点一般都能买到票。”
“乘车时每次都是下午5点钟左右上车,经过一晚上的长途跋涉,大约在第二天早上5点多钟到达湖北汉口站,下车以后再倒车,汽车不拥挤,拥挤的是火车。我乘坐的那趟火车价格并不贵,加上学生票半价,在同学们口中号称是全国最便宜的一趟车。”刘勇回忆。
说起当时的疯狂,刘勇记忆犹新,他记得最拥挤的一次是从汉口到连云港,因为要过年了,乘车的人特别多,上车门处非常拥挤,秩序在那一刻根本就不存在,而大家又带了好多的行李。“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为了抢位置,好多身手好的人都从窗子上车。”
受到启发,刘勇跟同学们制定了多人“保护”一个人上车,然后把行李从窗子递进去,“不拿行李,再挤上车就容易多了。”
车厢里,没有一个空座,行李架上满满的,连过道都挤满了人。几个人挤在一起,“这个时候最烦的就是卖东西的,“来,让一让,让一让,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叫声一趟接一趟,刚在过道里坐下,这个声音又来了。”
过道里都是人,去打开水、上厕所都是难题,走一趟就跟打仗似的,“那种无奈和难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
顺利上车,顺利到家是每个人期待的,但并不是每个行程都很顺利,刘勇就有一次被盗的经历,差点回不了家。
“每次坐车都很小心,但是人跟人挤在一起根本就没有感觉。”刘勇说,那次他跟几个同学上车后,并没有感觉有异样,结果车下的公安民警拿着一个钱包上了车厢,“谁的钱包?大家都看一下,这是谁的钱包?”民警一开口,刘勇看着钱包特别眼熟,下意识摸了一下自己的口袋,钱包不见了!
民警告诉刘勇,钱包是从车上扔到车下的,但是里面已经没钱了。“一分钱都没有了,幸亏证件都还在。”刘勇说,在民警的提醒下,当时同车厢的还有好几个人发现自己的钱包被盗了。
一分钱都没有怎么从连云港回日照?想到这里,刘勇一身汗就下来了,幸亏车上还有几个同学,给他凑了回家的路费,“那次,太惨了。”
“那时候的春运很难熬,现在可能好了,不过,那段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刘勇最后感慨。
新闻推荐
新华社武汉1月24日电(记者王贤)“公路,就是咱山里人的希望路、幸福路。”崇阳县铜钟乡大岭村五组贫困户黄天兵算了算去年的收入,心里乐了。家门口7米宽的通村沥青路修好后,大岭村游客接待量从不足三千人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