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1月15日、16日两天时间,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密集拜会东北三省主要领导,并宣布京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对东北进行超过200亿元的投资。他表示,没有东北就不会有国家初期的工业振兴,东北现在有了困难,“大家都应该过去帮一把”。
近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企业家雪地陈情、雪乡宰客以及强推旅游套票等一系列负面事件,东北地区的形象严重受挫。在网上,很多人不加掩饰地表达了对东北缺乏信心与信任,甚至出现“投资不过山海关”等过激之语。这也成为当下东北振兴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尽管一些企业家充满社会关切、家国情怀,但在商言商,宏大的话语之下,利益算计仍是主要考量。他们的兴趣点仍在做生意,其实这并无不妥。在经过足够的接触与扎实调研后,东北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与深厚的制造业基础等地域优势,在企业家们眼中衍化为强大的投资吸引力,足以掩盖其存在的诸多不足。
此外,也不能不看到,近年来,东北的营商环境确实在发生变化。尽管与外界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甚至时不时曝出恶性事件,但整体而言,已今非昔比。这一变化,被投资东北的企业敏锐地发现,并果断下了注。
这种营山环境的变化,体现在政府的积极努力上。各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2016年底,辽宁出台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并将2017年定为营商环境建设年。众多官员也疾言厉色要求善待企业、企业家等,比如此次处理“毛振华事件”的雷厉风行。
但根本还在于来自社会层面的变化,即外界长时间的差评,已经传导到东北与东北人那里,并产生了激烈的化学反应,从最初的抵触与护短,到后来纷纷与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行为切割,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遴选与规训。
而这种来自于终端的刺激及反应,往往意味着变革的前奏。京东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魔咒,正是提振东北信心的一剂强心针。
从政府层面讲,既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严肃对待影响营商环境的恶性事件,依法从严处理破坏市场运行规律的部门和人员,也要从根本上立法建规,约束权力、理清政商关系,及时主动清除不利于市场发展的羁绊,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外部环境,做好服务,让资本能增值,让企业家有信心,从而实现投资创业与地区发展的合作共赢。
从社会层面讲,应营造法治与诚信的社会舆论环境,打开视野,主动融入现代社会,多一点诚信,多一点商道,同时对东北多一分信心。
不信东风唤不来。只有当有关各方均形成共识,并致力于优化发展环境、找回社会信任之时,投资东北的窗口期才能真正到来。
新闻推荐
□阎淑萍有关“冰花男孩”的报道引发关注,社会各界纷纷发起捐赠活动。有网友质疑捐赠金额没有全部发给“冰花男孩”。(1月16日中新网)2018年伊始,鲁甸县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王福满顶着“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