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富
这几天气温骤降,冷风长着眼睛似的直往身上钻。街上的行人都缩着脖子,双手藏在口袋里,步履匆匆。这样的天气,也就适合待在室内围炉烤火罢了。雪花就这样纷纷扬扬地飘了下来。可惜城区温度太高,雪花时断时续,根本堆不起来。
有好事者说,干脆咱们上山看雪去。大家都说好,于是一帮文友开着汽车就朝山上跑。山上离城区不过二十来里地,可是早就飘起了鹅毛大雪。那雪一阵紧似一阵,漫山遍野都是银装素裹,曾经熟悉的山路,居然找不到了。我们只得把汽车停在山脚下,一行人凭着记忆往前走。大家的手里都抓着木棍,既可以防止跌倒,也可以探路。一脚踩上去,那雪就没过了脚踝。就这样在雪地里走了一会儿,有些人的鞋子就被雪水浸湿了,冷得叫苦连天。大家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一些人还即兴开始朗诵一些历代描写雪景的诗文,玩得不亦乐乎!
文人爱雪,古今亦然。雪晶莹白净,一直以来,就颇受文人青睐;雪可玩可塑,千百年来人们都非常喜欢它。冬天万木凋零,寒风袭人,然而雪花却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更何况,我们这里是南方,一年难得见回雪景,就更加让人珍惜了。
赏雪是件雅事。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中写道:“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可见赏雪不过是宴请的天然藉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南宋临安人不仅在家中设宴邀请亲朋好友赏雪,而且还喜欢在西湖玩雪船。船驶向湖中后,放眼四周,人们会看到远山堆银,楼台殿阁上积满琼瑶,到处银装素裹,令人心旷神怡。
明代的张岱号称雪痴,他在《陶庵梦忆》中记述了自己在西湖买舟赏雪的过程:崇祯五年十二月,住在西湖。大雪下过三天之后,湖中静无一人,于是他乘坐在设有火炉的小船上,滑向湖心亭赏雪。天地之间一片雪白,湖上只能看见一条长堤,一座湖心亭,一只小船,还有几个船中人。来到湖心亭,他看到两个人坐在毡子上对饮,旁边有一个侍童正在为二人热酒。二人见到他后高兴地说:“没想到湖中还有同道人有此雅兴!”于是二人邀他一起喝酒。他喝了三大碗酒准备离开时,问二人姓名,才得知二人是金陵人。乘船返回时,船夫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金陵与杭州,相隔数百公里,在交通落后的明代,不管是骑马还是乘船,应该都要费些时日。而两个金陵人,为了在西湖湖心亭赏雪饮酒,肯定要花费不少的银两。可是在他们眼中,在西湖湖心亭赏雪饮酒,是人生一大乐事,那些金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过在农人的眼中,下雪其实再正常不过。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他们已经开始盘算,来年庄稼又该多收三五斗了。
新闻推荐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莫日格勒河畔的一处草场。中国国土资源报资料图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获悉,经过3年多的努力,截至2017年年底,全区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基本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是自治区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