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发现最早带不对称飞羽的彩虹色恐龙

来源:安庆日报 2018-01-17 09:28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沈阳1月16日电(记者陈梦阳)一件产自河北青龙的侏罗纪中晚期带羽毛恐龙化石表明,对于飞行至关重要的不对称飞羽在大约1.6亿年前已经出现,比之前的发现提早了至少1000万年,且首先出现在带羽毛恐龙尾部,而不像现代鸟类那样同时出现在尾巴和翅膀上。

由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胡东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牵头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这件化石两年多时间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和鸟类亲缘关系很近的恐龙新属种,并将其命名为巨嵴彩虹龙。巨嵴彩虹龙与此前发现的著名的赫氏近鸟龙同属近鸟龙类,代表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带羽毛恐龙,为复原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月15日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美国、比利时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的这一最新科研成果。

巨嵴彩虹龙近乎完整的骨架周围清晰地分布有羽毛印痕,它的尾羽羽轴两侧的羽片是不对称的,这使它成为迄今最早的具有不对称飞羽的动物,把不对称飞羽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至少一千万年。据胡东宇教授介绍,不对称飞羽是现代鸟类用于飞行的典型特征,因此巨嵴彩虹龙尾巴上不对称飞羽的发现充分表明,其当时已具有辅助飞行特征甚至能力。“而其前肢上的飞羽却几乎是对称的,表明不对称飞羽可能首先从尾巴上演化出现,说明尾巴对于飞行起源至关重要。”胡东宇说。

科学家在巨嵴彩虹龙化石头颈部、胸部以及尾基部等处的羽毛中发现了之前从未发现过的一种色素体,因此推断它的相应部位很可能有非常鲜艳的羽色,并进而将其命名为彩虹龙。

此外,在巨嵴彩虹龙拇指上还发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小翼羽,即现生鸟类拇指上着生的一簇对鸟类慢速飞行和着陆时起重要作用的小飞羽,表明这种羽毛的演化在1.6亿年前的近鸟龙类中已经发生。同时,它有一个比德国始祖鸟的尾巴还要大的芭蕉叶状尾扇,这在同时代近鸟龙类中从未发现过。首次证实1.6亿年前带羽毛恐龙的飞羽已经像现生鸟类一样,发生了由羽轴到羽枝再到羽小枝的二级分化。

新闻推荐

苹果云飘落贵州幕后:两年艰难谈判争论排他条款 苹果妥协

2月28日起,中国内地的iCloud服务将转由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这意味着,2亿多中国“果粉”将面临“迁云”。在“迁云”过程中,数据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对此,云上贵州公司表示“没问...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国发现最早带不对称飞羽的彩虹色恐龙)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