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过去了80年,登记在册、健在的幸存者已不满百人,他们中许多人像90岁的幸存者常志强一样,记忆正变得模糊。
然而,国破家亡的伤痛却历久弥深。只要提起日本一些人对那段历史的否认,常志强这位平时和蔼而沉默的老人,就会突然激动起来。
因为伤痛刻骨铭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更历久弥坚。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历史与信念的传承,其实就是靠一个个家庭身体力行做出来的。幸存者们的一生,经历国破家亡的时代悲剧,又在民族伟大复兴中转变命运,是家国命运一体最真实的体现。
年初的一次脑梗后,常志强讲述1937年12月的那场灾难时有些吃力:当年,常志强一家八口在逃往难民区途中遭遇日本兵。子弹呼啸而至,父亲当即中弹身亡,母亲则被一刺刀戳倒……“我母亲跌下来了,夹着我的小弟弟还没有放松,撑着又站起来,鬼子又戳了两刀。我小弟弟就掉在地下哇哇地哭。鬼子就把刺刀照我弟弟屁股上头一挑,摔得老远的。另外三个弟弟,分别只有四岁、六岁和八岁,也一个个地被日本兵夺去了生命。”
被屠戮血洗的童年让常志强沦为孤儿,靠邻里的施舍才活下来。后来,他将原来的“戴”姓改为“常”。数十年里,对这段悲惨的往事闭口不谈。
“我们家从来就没有清明节,别人家都忙着烧纸祭祖,我们家的孩子就看着很稀奇。”常志强的小女儿常晓梅说,哥哥和姐姐跟她一样,除了“被日本鬼子杀了一家七口人”,其他一概不知。
2014年2月,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常志强感到心里憋着的一口气终于可以舒缓了,开始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亲历。常晓梅也是那时才第一次完整地听父亲讲述悲惨的童年。
“我真没有想到父亲的心里这么苦。”常晓梅说,后来她认识很多跟父亲一样的幸存者,他们都怀着同样刻骨铭心的伤痛记忆。
像常志强一样,当年幸存者都已经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
最近一两年,很多老人都陆续走了……12月10日凌晨,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管光镜走了,享年100岁;11月15日,曾是馆里年龄最大的义务讲解员佘子清走了,享年83岁;同日,杨明贞老人去世,享年86岁……目前,登记在册、健在的幸存者人数,已经不满100人。
历史已过去80年,年龄最小的幸存者也已超过80岁。张建军说,如何给这些老人更好的晚年生活?如何最大限度地抢救证言……这些是当前纪念馆的重点工作。
1937年,战争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命运。“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调查亟须走入微观,要更多地探究这段痛史对幸存者的人生、家族产生的影响。”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朱成山说。
“他常常跟我们说,铜版路上有我的脚印,哭墙上有我妈妈的名字,我有发言权。如今他去了,佘家的后代会传承,继续把这段历史讲给世人。”佘子清的儿子佘琛说。
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马吉秘密拍下的105分钟画面,是那场浩劫中唯一留存至今的动态影像。他的孙子克里斯·马吉重走“祖父路”,用镜头记录幸存者们今天的生活。“祖父记录覆灭,我描摹重生。”克里斯·马吉说,希望能通过马吉家族照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深感父亲记忆流逝的常晓梅,常带父亲去寻找曾经记忆中最快乐的“纪念地”,开始抓住一切机会记录下父亲的经历。最近,常志强最爱去的是夫子庙,他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当战争没有发生前,他在这里上小学。
“森森学宫气象浓,我校宅其中。兄弟姐妹乐融融,切磋朝夕共……”常志强偶尔会唱起这首歌,那是夫子庙小学的老校歌。歌声中传递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穿越惨痛血色的历史来到今天,人们的向往与当年的常志强并没有什么不同。
常晓梅觉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才是对像父亲一样的幸存者最好的告慰。历史的见证者在凋零,但正义与和平不会凋谢。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10日,记者从河南省发改委了解到,为切实抓好河南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工作,省发改委、省民政厅联合印发《河南省2017年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方案》,今年年底前将完成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