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昌滕利贵
邓小平同志关注和推动海南发展,也关注和推动洋浦开发建设。小平同志的批示,对洋浦经济开发区成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小平同志的关怀,对洋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实践特色的组成部分,不仅指明了办什么样的特区、怎样办特区的重大理论问题,邓小平本人还为经济特区建设事业不断开辟前进道路,一直关注并指导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
洋浦纳入邓小平战略思维历史必然
邓小平自1989年为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作出批示起,通过多种渠道、调动政治资源持续推进洋浦发展。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特区后,面临如何从战略上开篇布局的重大现实问题。海南是全岛型特区,全面铺开建设并不现实,必须走大特区套小特区,“规划一片、开发一片、收益一片”的路子。同时,必须解决战略目标高与开发起点低,特别是资源丰富和资金匮乏的尖锐矛盾。洋浦因其独特的自然禀赋注定成为撬动大特区超常规发展的第一张王牌。
洋浦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更具备“中国少有、世界难得”的建港条件,但在一穷二白的荒凉半岛建设大特区头号工程亟需海量资金,出路只有利用他山之石。“洋浦模式”就是在这一严酷条件下产生的。该模式汇聚最高层次的开放度、最优惠的政策、最大的自主权,其内涵是我方出让土地,外商成片开发,实行自由港政策和封闭式管理。除国家主权事务由中方掌控外,外商在守法依规前提下,享有充分的开发自主权。
“洋浦模式”一经问世,便以大特区的速度高效启动起来。然而,就在海南等待国务院批复开发区之时,“洋浦模式”迎来的却是震惊中外的“洋浦风波”。
邓小平批示对洋浦开发区成立的决定性作用
“洋浦模式”提出后,引起很大争议,有人甚至痛斥为“在中国本土上出现新租界”,“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新国耻”,“何异引狼入室,开门揖盗”。“洋浦风波”迅速波及国内外,引起各界震动。一时间,洋浦连同海南这个不足周岁的新兴省份和经济特区,一道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洋浦模式”随时濒临夭折。
洋浦开发问题引起了邓小平关注。1989年4月28日,邓小平在海南省委关于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汇报材料上批示:“我最近了解情况后,认为海南省委的决策是正确的,机会难得,不宜拖延。但须向党外不同意者说清楚。手续要迅速周全。”
批示虽短,却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维护了海南特区改革开放的形象,很快平息了关于洋浦的激烈争论,奠定了洋浦在全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
邓小平重视洋浦,除了密切关注对外开放大局走势外,还与南海油气资源开发息息相关。早在1983年8月,邓小平得到在海南莺歌海盆地发现崖13—1天然气田的消息时指示,要利用发现的天然气就近在海南建立大型化肥生产基地。
在邓小平和中央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国最大特区,一个吸引外资规模最大、政策最优惠、开放度最高的改革开放实验区——洋浦经济开发区诞生了。
2012年,洋浦以仅占全省不到1‰的土地,创造了全省40%的工业产值和30%的全口径公共财政,牢固地树立了在全省的工业主导地位。响当当的数据,有力证明了邓小平在批示中所作的论断是正确的、英明的。
(摘自《海南日报》)
新闻推荐
收缴并准备销毁的黄麂。 本文图均为中新网图中新网普洱11月13日电记者13日从云南省景谷县森林公安局获悉,该局近日将日前查获收缴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冻体2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猴子冻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