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钛媒体一篇《创始人离奇被捕,深圳赛龙突然死亡之谜》引起巨大反响。文章认为,因共青城政府抽贷,共青城赛龙通信资金链断裂,企业陷入困境,创始人代小权则因逃税339万被逮捕。文章称,当地政府一些权势人物为了抢夺赛龙,绕开代小权召开公司整改会议,莫名拘禁代小权,然后以逃税之名逮捕代小权,最终把代小权的创业之路彻底堵死。
这篇文章,将一个科技公司之死与地方恶劣的营商环境联系起来,很快引起读者共鸣,点击量达到10w+。但因为报道只采用了代小权与赛龙一方的说法,也生出不专业的质疑。
10月31日,共青城官方也在官微发布公告回应质疑,回应介绍了赛龙公司的资产情况,称其仅在江西省内就负债7.36亿元;而为帮助赛龙走出困境,省市领导高度关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回应提到多次帮扶整改动作,但都没有成功。反而是共青赛龙官司不断,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等违规违法行为。
但这个回应,因为没有触及钛媒体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关键疑点,比如江西地方银行停贷的原因是什么,是否绕过代小权召开公司整改会议,有没有以不正当原因拘禁代小权等,所以也就没能消弭公众对当地政府的质疑。
也因此,钛媒体针对共青城政府的回应,再提八个疑问,其中包括“是否有非法拘禁索要赛龙公司股权的行为,文中代小权所遭遇的个人伤害是否实情?”“代小权两次被拘因‘逃税案\’,此案真相到底如何?”继续索引真相。
赛龙之死引起的巨大舆情反应,已经超出了简单的企业存亡与行业变革的范畴,成为一起公共事件。因为首发文章专业性欠缺,后续媒体的报道,也为我们披露了赛龙公司的更多面相,比如搜狐财经查到的消息称,在停贷以前,赛龙就与其他公司、银行产生纠纷,拖欠货款、拒不付款,并多次被告上法庭。而信息查询平台“风报”也显示,共青城赛龙公司共涉诉157次。
所以,在权威调查介入与更多信息披露之前,我们很难了解赛龙之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究竟是赛龙经营不善导致倒闭,还是地方政府官员有意致其于死地,都不可过早作出判断。能给出答案的只有法律,只有公正的调查与审判才会给共青城、赛龙以及当地因此受影响的民众一个说法。
一个社会总会出现各种纠纷,尤其是当公共印象中的弱者民企“对垒”公权力时,后者很容易给人以大欺小的观感,下意识地声援民企而对地方政府保持警惕,是多数人的选择。
但没有理据的选边站队都无益于纠纷的解决,法律才是这个社会最大公约数,纠纷只有以法律为准,才能得到完美的解决。所以,我们现在只能寄望于当地乃至更高层级的调查部门介入,以法律为准绳,为此事画上句号。 (王言虎)
新闻推荐
10月19日,福彩双色球2017123期开奖,全国开出16注一等奖,湖南省幸运收获其中2注,10月23日,岳阳市云溪区43109104号福彩投注站的彩民范先生,来到省福彩中心,领取了自己的576万余元大奖。范先生是个老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