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成必修课需配套措施

来源:阜阳日报 2017-11-01 13:57   https://www.yybnet.net/

冯启俊

教育部近日正式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成为“必修课”,还需要配套的保障机制。

《指导纲要》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在课时安排上,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其实,早在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已明确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确立了该课程的独立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里有没有真正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当初预期的效果?十多年来,这些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没有有效解决的问题。

在不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只是一种“点缀”和“装饰”,并没有在课程表上占据应有的位置,正如体育课一样,尽管已经在中考中有了一定的分值,在平时的教学中却仍然处境尴尬。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随意被学科课程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作为“点缀”的一个明显例子是,《指导纲要》明确“原则上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任教师当前在很多学校可能都是空白,学校大多是将综合实践课程搭给班主任,有的安排给教学能力较差等需要照顾的教师。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它的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允许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就为学生彰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空间。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也克服了长期以来单纯学习书本知识的枯燥与乏味,使得学习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从而提升中小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正如早在2001年就作为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在新课程方案中提出,为什么十多年来综合实践活动仍是“不温不火”?这一方面有不得不考虑的客观原因,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可能只在教室内部进行,大多需要将课堂搬到校园外,这就必然带来安全方面的顾虑,从而使得很多学校裹足不前。

但更主要的原因来源于考试评价体系的导向。综合实践的内容在中考中不占分值,小升初虽然没有传统的升学考试,但一些所谓的“名校”在遴选中还是偏重语数能力的测试,面对升学压力,有的学校于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其他学科延伸,或者干脆取消。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市从2015年起就规定,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0次活动,每次活动计1分,两学年累计应参加20次活动,满分为20分。2018年起,这一分数首次计入中考物理、生物(化学)科目原始成绩。

因此,让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必修课”真正修起来,除要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所需要的教师、经费投入等问题,为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必要条件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保障等机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新闻推荐

张继科世界排名“消失”,他还会继续自己的乒乓生涯吗

张继科“消失”了。新赛季的乒超已经开打,翻遍各队阵容,却没有“藏獒”的名字;而在11月1日国际乒联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中,张继科的名字也再度迷失榜单……连年征战的伤病,日渐增长的年龄,就像他粉丝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综合实践活动成必修课需配套措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