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更新页面勒索页面
一款新型勒索病毒“BadRabbit”(坏兔子)近日在境外蔓延,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提出防护建议。
本月24日,“坏兔子”勒索病毒开始在境外蔓延,目前涉及的国家主要有俄罗斯、乌克兰、德国、土耳其等欧洲国家,受害者包括俄罗斯的国际文传电讯社、乌克兰敖德萨国际机场、乌克兰基辅地铁系统等欧洲多国基础设施。监测分析发现,“坏兔子”也会以感染的设备为跳板,攻击局域网内的其他电脑,形成“一台中招,一片遭殃”的情况。
截至目前,我国境内尚未发现规模性感染。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表示,尽管此勒索病毒并未利用漏洞进行大规模传播,但不排除后续出现利用漏洞进行传播的变种的可能。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和多家网络安全机构建议用户近期采取积极的安全防范措施: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产品;及时关闭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上的445和139端口;及时更新系统安全补丁;关闭WMI服务,避免恶意软件通过网络传播;使用强度较高的密码并定期更换,降低系统密码被破解的风险;不要轻信网站弹窗,请从官方网站或可信渠道下载软件更新;谨慎打开未知文件;定期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上备份计算机上的重要文件。 (据新华社)相关链接
﹃坏兔子﹄这样传播
新勒索病毒“坏兔子”,采用加密系统防止网络安全专家破解恶意代码,与6月底爆发的“NotPetya”病毒有相似的传播方式。“坏兔子”勒索病毒通过“水坑站点”进行传播,行动相似《动物世界》纪录片中的一种情节:捕食者潜伏在水里或者水坑四周,等其他动物前来喝水时发动攻击猎取食品。“坏兔子”病毒传播者首先伪造一个Adobe Flash Player有安全更新的假消息,用来欺骗目标用户下载安装。一旦安装中毒后,病毒就会加密文件。
成功感染之后,“坏兔子”会向受害者们提供一张“勒索纸条”,告诉他们,他们的文件已经“不能再用了”,“没有我们的解密服务,谁也无法恢复。”和其他勒索病毒不同,该病毒加密破坏后的文档,并不修改文档扩展名,故中毒用户只在病毒弹出索要比特币的窗口或双击打开文档时才会发现系统已遭破坏。受害者会看到一个支付页面,页面上有一个倒计时计时器。他们被告知,在指定时间内,支付解密文件的费用是0.05比特币——大约285美元。那些在计时器到达零之前不支付赎金的人被告知,费用将会上升,他们将不得不支付更多的费用。该病毒还会利用局域网共享服务传播,如果局域网内用户较多使用了弱密码,一旦在内网出现感染,就可能造成较大影响。
那些年肆虐过的电脑病毒之“最”
当下,“坏兔子”可谓来势汹汹。让我们盘点下那些年曾经肆虐过无数人电脑的病毒之“最”,你中招了吗?
▲最危险的病毒:CIH病毒
CIH病毒1998年6月爆发于中国,其危险之处在于,一旦被激活,它可以覆盖主机硬盘上的数据并导致硬盘失效。它还具备覆盖主机BIOS芯片的能力,从而使计算机引导失败。
▲划时代的病毒:“红色代码”
2001年7月13日,“红色代码”将网络蠕虫、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合为一体,开创了网络病毒传播的新路,在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内,这个病毒感染了近40万台服务器。
▲悬赏最高的病毒:“霸王虫”
“霸王虫”自2003年8月19日开始传播,在最初的24小时内,自身复制了100万次,病毒伪装在文件名看似无害的邮件附件中,被激活之后传播自身,造成互联网流量激增。微软宣布悬赏25万美元,但至今这个作恶者也没有被抓到。
▲传播最快的病毒:MyDoom
2004年1月26日起几个小时之间,MyDoom通过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传播,顷刻间全球都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冲击波。据估计,在受到感染后的最初一个小时,每10封电子邮件就有1封携带病毒。
▲最具破坏力的病毒:“震荡波”
自2004年8月30日起开始传播,其破坏能力之大令法国一些新闻机构不得不关闭了卫星通讯,它还导致美国达美航空公司取消了数个航班,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公司迫不得已关闭了系统。
▲最浪漫的病毒:“I LOVE YOU”
2005年3月,“I LOVE YOU”蠕虫病毒首次在香港被发现,又称爱虫病毒,是一个VB的脚本。这种病毒通过一封标题为“I LOVE YOU”的邮件进行传输,在受到感染的机器上搜索用户账号密码并发给病毒作者。
▲最“可爱”的病毒:“熊猫烧香”
这个病毒由一种蠕虫病毒经过多次变种而来,因中毒电脑的可执行文件会出现熊猫烧香的图案而得名,2007年1月初肆虐网络。2007年2月,湖北省公安厅宣布,李俊以及其同伙共8人已落网,这是中国警方破获的首例计算机病毒大案。 (整理/郭锐)
制图/郝敏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30日讯(记者朱文明通讯员商红伟)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安全监管各项工作之中,今天下午,市安监局组织召开全市安监系统视频会议,对学习贯彻十九大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