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舌尖上的选择”给出新方案我国国民营养计划三大看点

来源:桂林晚报 2017-07-22 09:22   https://www.yybnet.net/

我国为国民营养健康发展设定了明确目标:到203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和孕妇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至5%以下,学生肥胖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需求。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全方位布局国家营养发展未来,也为老百姓“舌尖上的选择”给出新方案。

正视“隐性营养风险”为不同人群营养问题开“处方”

近年来,吃饱对于多数国人而言,已不再是问题,但各类“隐性营养风险”仍然存在: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消费过度增加,膳食脂肪供能比明显上升;奶制品摄入不足,盐摄入过高;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有益营养成分摄入不足……

“营养不营养,标准是前提”。国民营养计划提出,要制修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群营养不良风险筛查、糖尿病人膳食指导等行业标准,研究制定老年人群营养食品通则、餐饮食品营养标识等,确保公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在19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刘金峰说,在有完善营养标准基础上,企业严格依据标准生产和加工食品,保证营养成分不损失、不降低。

同时,我国还将围绕中小学生、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实施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等,开出细致的营养“处方”,全面提升国民营养水平。

“各项措施综合施策,目的是使我国营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说,我国已设定营养健康发展的具体目标,到203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和孕妇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2020年基础上提高1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开展养生食材监测评价让“生吃泥鳅式”食疗不再重现

食疗养生是我国一种传统饮食养生习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以简便、适口、廉价等特点,为不同人群提供了个性化的食养指导,发挥了营养健康的积极功效。

但近年来,一些所谓的“食疗养生”行为也受到全社会关注:从朋友圈里的养生“爆文”到电视节目里的“养生专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式的食疗养生方法频频出现,甚至宣称生食泥鳅、绿豆也能治病……种种违规行为,已侵犯到消费者合法权益。

让“生吃泥鳅能治病”这样的所谓食疗法不再重现,重要一环是要加强规范,强化各部门综合监管。为此,国民营养计划提出,要开展传统养生食材监测评价,完善相关评价制度。“相关部门将深入调研,筛选出一批具有一定历史和实证依据的传统食材,对其养生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真正做到去伪存真。”金小桃说,我国还将开展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的监测及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完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

培育公众科学的营养知识素养也不可或缺。国民营养计划指出,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准将科普信息传播到目标人群。发挥媒体作用,坚决反对伪科学,避免营养信息误导。

培育营养专业人才队伍让公众“吃得更科学”

“吃得好并不代表吃得科学,更不代表营养平衡。”由于长期缺乏专业指导,我国居民的维生素、奶类、豆类食品摄入相对不足,而油脂和食盐的摄入量又相对偏高,全社会亟须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和相关专业服务。

业内专家指出,讲究膳食营养平衡是一门科学,需要营养师等专业人才服务,我国一些高等院校虽然开设了营养课,一些医院也设立了营养科,但相较我国13亿多人口庞大的营养需求,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相关专业人才短缺,发展不规范等问题仍然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民营养计划提出,加快推动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场所配备或聘请营养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营养教育培训。

“相关营养师在临床领域的配备还有了明确的指标要求,即在临床营养科室,要使临床营养师和床位比例达到1:150,组建营养支持团队,开展营养治疗。”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加强人才建设的同时,我国还将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条件,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营养健康电子化产品,如营养计算器、膳食营养、运动健康指导移动应用等,提供方便可及的健康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

■相关链接

“西瓜桃子同吃会死”?专家试吃破谣言

“西瓜和桃子同时吃会导致死亡”“西瓜打针变甜”“紫薯有染色问题”……近年来,类似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可谓层出不穷,并在人们的社交平台中频频刷屏,给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

近日,上海食药监局和食品与安全杂志共同开设科学实验课堂,专家亲自上阵,为群众演示简单的小实验,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

一开场,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志英,就和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秘书长姜培珍共同上阵,分别试吃了桃子和西瓜,破解“西瓜和桃子同时吃会导致死亡”的网络谣言。

之后,两位专家还当场试验,用一个医用针筒向西瓜注射,展示出西瓜打针之后是很容易被肉眼看出来的:针眼明显,西瓜内部局部发红,所以谣言不可信。

接着,马志英专家拿着装有紫薯汁的试管,往里面加入碱,原本紫红色的液体变成了蓝绿色,再往里面加入白醋,蓝绿色的液体又变回紫红色。专家解释这根本不是食品染色问题,而是因为这个紫薯里富含花青素,而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天然色素,具有“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的特性,天然色素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会发生变色。

随后马志英在现场又为观众演示了“燃烧紫菜、粉丝和塑料”的生动小实验。专家分别对紫菜、粉丝和塑料进行燃烧,紫菜选择的是坛紫菜,燃烧起来很费劲,烟很大,烧的时候有股类似海鱼的咸腥味,粉丝选的是龙口粉丝,烧起来伴有噼里啪啦的响声出现,有股烧焦的味道,而塑料则是一烧就收缩起来,火势蔓延较快,有股塑料特有的刺鼻性气味。刷爆朋友圈的食品安全谣言不攻自破。

为什么食品安全领域的谣言如此泛滥,传播如此迅速?专家认为,流传的谣言一般应季谣言和标题党谣言比较多,比如,前段时间的视频谣言———虾头扯出的白线是“寄生虫”,该视频疯狂扩散,严重误导了消费者,对食品行业造成沉重打击。姜培珍表示,在看到很吸引眼球的谣言时,消费者需从正规渠道了解,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学习,不要盲目轻信与转发。

综合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中国元素”获国际认可

新华社布达佩斯7月21日电(记者/张薇苏斌)中国花游姑娘21日在世锦赛的自由自选项目中精彩演绎了融入京剧元素的《凤舞国粹》,最终摘得银牌。教练王芳表示,感觉到了裁判的认可,以后希望也能在节目中更多...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舌尖上的选择”给出新方案我国国民营养计划三大看点)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